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圈子信息
      联系方式
  • 电话:
  • 地址:离石区永宁中路59
《吕梁传统文化研究》《吕梁风》美篇版2022年第16期(总第71期)
2022-06-14 17:22:10 802
  • 收藏
  • 管理
    吕梁传统文化研究


    编委会主任:薛     平

    主            编: 宋    毅

    副    主    编: 高迎新


    

    吕梁风


    编委会主任:靳佩荣

    主           编: 高迎新


    

    《两刊》群文友端午诗文专栏

    孝义/赵宝仙


    七律 • 端午怀古

    孝义/梁镇川


    路本茫茫修远长,

    屈原求索觅何方?

    九歌唱遏行云顶,

    天问言冲玉皇堂。

    纵咏离骚叹兮句,

    终殇汩水卷诗章。

    从来权势多乖戾,

    史祭忠魂遗粽香。

    【注】

    路本茫茫修远长,屈原求索觅何方: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名句。

    九歌:《九歌》是《楚辞》的篇名,原为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战国楚人屈原在楚地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改作加工而成,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九歌》共十一篇。

    《天问》是屈原创作的一首长诗。此诗从天地离分、阴阳变化、日月星辰等自然现象,一直问到神话传说乃至圣贤凶顽和治乱兴衰等历史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某些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以及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具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离骚》是屈原创作的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全诗运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话传说和丰富的想象,形成绚烂的文采和宏伟的结构,表现出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汩水:指汩罗冮,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

    乖戾:悖谬;不合情理。


    七律•醉端阳(外八首)

    柳林/卫彦平


    又到端阳挂艾时,屏前且赋放怀诗。

    心头逸兴聊初定,指上闲情不自持。

    五色线由侬系腕,一生缘令我牵丝。

    香醇半盏朦胧醉,任尔凭谁续楚辞。



    五律•乙未端阳


    流年东逝水,倏尔又端阳。

    念起时光短,思飞意味长。

    一襟青涩远,半卷婉约黄。

    可借芳辰宴,邀朋醉一觞。


    七律•丙申端阳


    笺前祝语溅如珠,醉眼朦胧执玉壶。

    绝句裁成祈福令,小诗吟作护身符。

    千层薄念青衣粽,百里柔肠屈水图。

    惟愿时光常静好,许君闲品一囊书。


    七绝•丁酉端阳


    又是端阳五月天,一枝艾叶向南悬。

    为卿添寿诗当酒,春发夏荣年复年。


    七律•戊戌端阳


    端阳灼灼又芳辰,诗落键盘织梦深。

    宦海波涛涵雅静,江湖风雨护纯真。

    但凭书趣彰儒道,未许浮华夺素襟。

    香草美人无限意,澄怀不变是初心。


    七律•己亥端阳


    又是端阳蒲月天,良辰美景总归缘。

    葱茏献媚书窗外,灿烂殷勤茶盏前。

    君向离骚磨赋笔,我于尔雅补诗笺。

    倚门挂艾遥相祝,怀玉人儿福寿绵。


    七律•庚子端阳


    心心念念又端阳,五色丝牵别意长。

    苦艾繁时蝉语乱,喧蜂落处枣花香。

    感怀幸有书千卷,寄兴还凭酒一觞。

    海屋添筹无厚礼,惟将祝福序成行。


    七律•辛丑端阳


    每值端阳不自持,万千心事有谁知。

    吟情别梦归何处,道味尘襟向此时。

    放浪河风聊藉酒,狂歌枣韵且凭诗。

    人生惟愿常如意,花静茶闲任所之。



    七律•壬寅端阳


    繁华织锦又端阳,百感纷来漫举觞。

    每托心期悬艾叶,还凭梦约赋骚章。

    茶烟淡处输君雅,酒意浓时笑我狂。

    但愿人生皆妥帖,孙枝兰桂早腾芳。


    七绝二首

    太原/牛崇辉


    时令端午千年传,

    流播英名祭屈原。

    可笑钱塘江水渺,

    何时洗白子胥冤。


    粽香端午思情胜,

    吳地民悲感慨生。

    罗刹江边多酹酒,

    子胥魂鉴万年名。


    注:钱塘江古称罗刹江。

           魂鉴:即精神也。出自南朝江淹《为让太傅扬州牧表》“衹畏验盛,若守魂鉴;巡席无容,当轩改色"。

           伍子胥系吳国军事家,帮吳王破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吳之鼎盛。后夫差即位,不听伍子胥灭越大计,听信馋言,将子胥赐死,并于五月五日抛尸钱塘江。三年后吳国被越国灭掉,夫差自杀。吳国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把端午节定为伍子胥的忌辰,世代祭悼。

    孝义/赵宝仙


    端午是一首诗

    交口/卫彦琴


    端午,少时于我而言

    它只是一个传统节日

    一个粽叶飘香的节日

    不知道粽子里,每一粒柔糯的江米

    有多深的含义

    后来,听说端午与屈大夫有关

    与汩罗江的龙舟和号子有关

    穿行在江水里的呐喊

    是奔涌的一首诗

    字字铿锵,句句磅礴

    手捧粽子,遥望浩瀚的汨罗江

    屈大夫长袖舒展的,一定是一道朝霞

    泛起千层浪,向历史的天空

    被我们斟进酒杯,灌满胸怀


    端午: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岚县/程建军


            今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端,“正”也,午,“中”也。“端午”,意为“中正”之意。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源于古人对于自然天象的崇拜。在这一天东方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央,所谓“飞龙在天”,处在全年最“中正”之位,因此端午节又称“天中节”,它是初夏的尾声,也是盛夏的起始,更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

            《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处必掩身。”端午节在民间又称“毒日”,此时蚊虫与五毒躁动,阴阳变动,瘟疫瘴疠之气滋长,容易引发疫病。

            所以在端午这一天人们会饮雄黄酒,将艾叶菖蒲挂于门前,亦或是将其放入水中用以沐浴……为的是祛病避邪,虫豸不叮;孩子喝不了酒,父母就将雄黄酒涂在孩子的额头上,最典型的方法是画上一个“王”字,同时将艾叶菖蒲等中草药制成香囊,挂于孩子的胸前,这是端午的传承,也是中国式的浪漫,他们淡然地接受并消释自然的灾祸,直至把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2000多年来,华夏民族用自己的方式与光阴相处,于是便有了节日,节日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每一个节日,都会用自己最独特的味道,唤起你心中的那份遗失的美好。清明插柳,中秋折桂,重阳赏菊,这是在兀兀穷年里的一抹微光,温柔浪漫,代代相传。

            人们在端午这一天,挂艾草菖蒲、吃粽子、赛龙舟、系五色绳、点雄黄酒、佩香包……这是独属于端午的记忆,如果说生命是一条长河,时光就是长河上涌起的波涛,渐渐地它把端午,冲刷成熟悉又陌生的节日。时至今日人们可能不会在自家门楣上,插上几株艾草,可能不会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可能也不会再有“系五彩”…… 或许对于端午的记忆,温存在脑海里的仅有那一缕缕粽香。

            但世上没有真正的逝去,但凡存在必然留有痕迹,我想那习俗虽然可能淡化在人们的记忆里,但千百年的传承中,它们早已融入了华夏民族的血肉里,行为上,言谈中,是一种期盼,期盼着妈妈煮得一锅香喷喷的肉粽,是一缕乡愁,述说着漂泊的苦楚,思念着家乡的粽香。是一份安康,是父母对孩子的牵挂,更是盼儿早归的殷殷期愿。今日端午,愿我们都能在节日感受爱与被爱,盛夏伊始,时光未老,一定要给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道一句——端午安康。


    七律·壬寅端阳寄情《离骚》

    武威/苗春梅


    甘霖潜入自茫茫,新粽飘香饮雄黄。

    佳节传承吾辈重,趁闲再读屈原殇。

    离骚唱咏学三句,天问高风晓四方。

    犹谢昨儿连夜雨,寄怀情愫赋端阳。


    端午节

    方山/梁继梅


    汨罗江的涛声依旧

    陪伴爱国的灵魂日夜奔流

    一路向前为你超度

    可否重生歌唱起舞


    英雄投入汨罗江

    满腔热血付东流

    浪花淘尽千古英雄

    爱国精神源远流长


    汨罗江水哀声不断

    汨罗江上投粽连连

    五彩线编成长命缕

    戴在小孩的脖颈、手腕和脚腕

    可以避邪和防止五毒近身


    汨罗江

    滚滚的浪花

    诉说着英雄的传奇

    风起云涌

    浪花拍打岩石声犹如洪钟

    声声都是思念的谱

    字字都是惦念的曲

    思切切

    念悠悠

    思也悠悠

    念也遥遥


    【怨东风】 端阳祭(正韵)

    临县/刘尔明


            又到端阳近。长天气恨。千年故事史籍铭,愤。愤。愤。蝶燕坟前,泣鱼波上,试寻屈魂盾。

            纪悼悲情忍。春睡何稳。离骚天问楚辞光,韵。韵。韵。惟留忠诚,万年不灭,照人方寸。


    注:词牌名“醉东风”双调64字,前后段各6句,各段4仄韵,2叠韵


    御街行·屈子赋

    中阳/高满应


            千秋湘水声悲咽,屈子恨,刀难割。幽兰秋蕙折西风,和泪行吟凄绝。问天无语,九歌伤世,尽是离骚血。         

           严霜苦雨铮铮骨,求索何其烈!笔锋回挫雾重重,怀石不违忠节。滔滔波上,胆肝辉映,舟竞长歌越。


    七律 端午屈原祭

    孝义/冯利花


    又至江边立岸陪,问天无语念魂归。

    诗留华夏成佳酿,泪满汨罗叹为谁。

    菖蒲剑挥奸佞怯,石榴拳举小人亏。

    年年端午尝鲜粽,情寄鳞波永不违。


    七律·端午吟怀

    交口/姚峰


    端阳时节景欣荣,花郁槐香彩蝶萦。

    晨起蓬门悬艾草,午呈蒲酒入铜觥。

    龙舟竞渡破涛浪,米粽投江祭楚卿。

    一曲离骚千古颂,史书漫卷载贤名。


    七绝.端阳祭语

    柳林/穆志平


    端阳五月又来临

    祭拜先贤屈子心

    含恨汨罗身渐远

    繁荣家国奏强音


    【七律】端午节感怀

    临县/武继前


    忠心报国名千古,世代挽歌悲屈原。

    端午追思增壮志,万家叹息忆清言。

    青青苇叶包成粽,处处龙舟慰吊冤。

    浩荡楚江多史记,急流东去怒涛翻。


    五月五

    安徽/何圣勇


    夜已深

    天空的眼睛布满水面

    站在礁石上的我

    迎着风

    一句话也不想说

    任由风,凌乱了头发

    今夜无月

    想必,汩罗江的水清冷

    我选择宽阔的水域

    散一叠书稿

    遥祭水中,问一问

    千年的故人

    楚辞里的美人是不是

    已经迟暮了……


    七绝•粽乡迎客

    张春祥


    立足本土富民间,

    粽业龙头百业牵。

    儒客莅临添异彩,

    农商有望大丰年。


    纪念 屈原

    临县/高应有


    翠绿箬叶堎角尖,

    雪白糯米枣儿甜。

    千百年来此凭吊,

    心系楚国免职权。

    含恨抱石投江去,

    万载深悲忠魂冤。

    离骚天问何处地,

    屈原身上追溯源。


    端午粽子忆屈原

    临县/高月平


    汨罗江上默无言,

    千古传闻因屈原。

    端午思君山落泪,

    离骚念故水沉冤。

    朝庭好坏难分辨,

    百姓贤愚独自尊。

    战国时期人祸患,

    中华盛世粽生根。


    祭屈原

    临县/乔玉明


    薰风拂柳又端午,

    夏雨滋畴沫翠杨。

    抗冠防毒悬艾草,

    七彩百线配香囊。


    当年屈公忧天下,

    含恨魂归汨罗江。

    三千年后忆旧事,

    芦叶米粽祭忠良。


    采艾行

    交口/张光中


            早上醒来,天刚亮,一看时间,早晨5点半,一咕噜爬起,今天是端午节,要上山采艾。

           于是,穿衣出门,路上人不太多,看来我还算是早的,心中窃喜。

           离小区不到一里有个进山口,我沿山路而上,山里静悄悄的,偶尔听到鸟儿叫几声更显山的幽静。露水飘落在路边的小草,一会就沾湿了我的鞋。

           我四处寻找着艾叶,艾叶不多,零星散落于野草之中,我也懒得去采,山上肯定更多,这些就把它留给后来人吧,我这样想着,于是向更高的山上走去。

           已经到达山腰,艾叶仍然不多,还有一些刚出土无法采。我纳闷,今年的艾草怎么这么少,但总不能空手而归啊,于是我继续往上爬,仔细寻找着每一根。一根接一根手中艾叶渐渐多了起来。只是艾叶细小,越往上越少。手里的艾叶不够一把,也许今年打春迟,或者雨水不多,或者别的什么原因?我纳闷中突然想起昨天在桃红坡西郊子村采茶,我问专家,为啥茶叶生长在沟里而不是山顶,专家回答,沟里水土肥沃,相对更适于茶树生长,大自然很神奇,所有植物也是相互竞争,相互依存,才会形成各自的生存环境。构成相对稳定的状态,才会有我们现在看到的高低错落、姹紫嫣红的景色。联想到小时候采艾叶,河滩边上最好采。心中不免有些懊恼,开始后悔没有在山下采。

           无意间回头一望,初升的太阳露出了山头,没有了炊烟的山城笼罩在金黄色阳光下,更显得清亮无比、生机勃勃。原来这就是我学习和工作了快四十年的地方,变化如此之大,让我很是惊讶,和八十年代我初识的交口有着天壤之别:县城中心广场像一块美丽的纱巾平铺在城中央。远处是近几年建起来的办公大楼和高楼住宅小区,街道正在修理,不远的将来,县城会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眼前。早已看不出原先的旧城风貌,唯有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当时最高的三层政府办公小楼还孤零零竖立着,早已人去楼空。让人们还能依稀感受到以前的景象,凭添一些唏嘘。

           在这特殊的节日,特殊的地方静静的看,心中心潮起伏。是啊,八十年代我远离家乡来到交口读书、工作,直到后来成家立业,把自己的一生基本上都奉献给了这座美丽的山城,如今自己也快退休,回想自己的这前半生,也曾努力过,也做了一些有益于人民的事,心下释然。眼下孩子们也已经全部有了自己的事业,未来是他们的。我相信他们做的比我们更完美。如此想着,心中突然快乐起来,哼着小调往往山下走。

            山下人多了起来,有和我一样手中采了一把艾叶准备回家的人,也有刚刚进山准备采艾叶的人。无论认识与否,相遇都会点头微笑,打听一下在哪采艾叶方便,顺便聊聊今年交口的事。心情愈加愉快,之前的懊恼早已一扫而光。

            回到小区,看到谁家门口还没有安放艾草,我把手中不多的艾草再分两根放下,然后快乐离开。等回到家,手中也就不剩几根了,妻子早已煮好粽子,然后接过我手中的艾草,洗净去根放进锅中,再从柜中取出几个鸡蛋放进去煮。顿时端午节味道弥漫整个小屋。


    端午遥寄

    交口/一波


    节日将至,所有的情丝拥集成潮

    不仅仅是逝去的屈夫子,还有

    那些曾经相遇又匆匆离去的人

    每一次品尝的细节都会摇曳一幅画

    过去的,现在的,最近发生的

    交织在一起,编成网,网罗一颗

    久违的心。想起母亲端午节做的凉粉

    润滑入口,如久酿的女儿红

    含在嘴里,融化了整个夏天

    总想用一种神圣的方式,祭奠

    为过去,为现在,为将来

    也许,所有的蓄谋已久都有缘故

    而我,便从这世人皆知的节日开始


    故事的编撰,总要有一个合理的油头

    就如思念一个人,回想一段往事

    要从身边堆砌的杂物中找到牵引

    粽子飘起的香气,丝滑的糯米

    手腕的红绳,圈里的一首小诗

    入目,入耳,入心

    之后,翻江倒海,沉浸在喜怒哀乐中

    不能自拔。于是,窸窸窣窣的文字

    在笔下游走,绳索一般,栓牢每一寸

    思念。


    端阳日照,阳气最盛时,所有的思绪

    喷涌而出,灼烧朝圣的心,年复一年



    端午•怀念

    交口/郭雪萍


    一滴泪

    穿越千年

    洇湿《离骚》

    在汩罗河中沉默


    高昂的头颅

    不曾低下

    一腔热血

    挥洒铮铮铁骨


    菖蒲,艾叶,五彩绳

    天空明亮洁净

    只是,没有了你的身影

    五月的龙舟也逊色了三分


    远去的脚步

    从未停歇

    湿漉漉的故事

    还在文字里流淌

    挂在江边

    成为永恒


    2022年6月3日




    上一页:没有了 下一页:吕梁风22年第一期电子版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