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圈子信息
      联系方式
  • 电话:
  • 地址:离石区永宁中路59
慧达舍利塔镇塔之宝
2021-11-11 16:07:01 1204
  • 收藏
  • 管理

    镇塔之宝

           柏山苍翠,湫水碧波,宝塔高耸,圣物汇集,建成后的慧打舍利塔和法堂将置放以下四种圣物为镇塔之宝。

    慧达舍利子

          公元436年,慧达居凉州(今甘肃威武市),忽闻数百里外的福禄县(今甘肃酒泉市)七里涧暴发大洪水,便前往率众治水。待洪水退后,他结跏跌坐土台送经继而圆寂于此,骨头自动破碎成葵花籽大小的舍利碎块,有孔可绳穿之。当地僧俗在酒泉县城修西峰宝刹,塑慧达像,建舍利塔,虔诚供养,世代隆敬。

           公元561年,慧达行迹所至的石、隰、慈、丹、延、绥、威、岚等八州俗僧,捐集重金,在酒泉西峰宝刹请刘萨诃生身舍利一颗,来到西河郡,在其家乡离石(今离石区马茂庄北侧)兴建规划设模宏大的龙兴寺(亦称石佛寺),后历朝历代均有重修扩建,到清康熙年间龙兴寺已建成占地百亩,分东、中、西三院,盛名全国的佛教圣地。抗日战争时期,龙兴寺遭日军炮弹轰炸,石佛被炸成三节。2003年寺庙惨院及舍利塔又因城市拆迁被全部拆除,石佛寺连同石佛像被迁至城郊王家坡村半山腰,舍利子也被藏匿。

           几经周折,经白礼昌先生发现并组织僧俗迎请回慧达舍利子,并将其供养在临县义居寺,塔建成后,慧达碎身全舍利函将一并安置入塔内。

    释迦牟尼真身舍利

           释迦真身舍利是释迦如来家乡南亚某国高僧访华时,将阿育王造八万四千宝塔之一的释迦真身舍利在深圳弘法寺通过原我国佛门泰斗本焕长老馈赠给一位大德高僧的。

           为支持慧达舍利塔的修建,大德高僧于2014年5月25日将释迦牟尼真身舍利七颗,辗转赠给义居寺。启程前,法师亲自口念禅语,用红布、黄布对装有佛舍利的1.6米的舍利塔进行了细致包裹,释迦真身舍利已于当日恭请至该寺,舍利塔完工后,释迦如来真身舍利安置入慧达舍利塔内。

    世界圣物——五谷金刚砖

           五谷金刚砖简称五谷砖,出土于释迦牟尼佛荼毗处。

           世尊释迦牟尼八十岁高龄时,在拘尸那罗城娑罗双树之间示寂。古印度国王用五谷与恒河河泥做五谷金刚砖在娑罗双树东搭建荼毗台上火化释迦牟尼真身,获得八万四千舍利。释迦牟尼佛涅槃了两千五百多年后,印度在一次官方考古中,从火化台中最里部取出了部分五谷砖。2000年延藏法师赴印度参加佛教交流活动,印度政府赠送了法师一块五谷砖。2014年5月延藏法师为支持义居寺慧达舍利塔的修建,特将其中部分五谷砖通过薛平先生转赠给义居寺。

           五谷砖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甚为稀有难得。海内外寺院和佛教徒将有缘获得这样珍贵的圣物视为寺院万年福址。无锡灵山大佛、台湾佛光山大雄宝殿、庐山东林寺四十八米阿弥陀佛圣像等奠基时皆用此圣物做镇压之宝。

           在慧达舍利塔基础构建中,部分五谷砖已经分成若干小块放置在塔基中供养,作为镇塔之宝。

    《清敕修大藏经》

          《清敕修大藏经》即乾隆大藏经,又称清藏、龙藏。大藏经是将一切佛教经典有组织、有系统地汇集成为一部全书的总称。自佛家传入中国以来,佛教经典经过历代翻译、流通和解释,数量很多,从宋代开始,历代集结、编纂成的“佛藏”迄今已有近二十种。

           乾隆大藏经不仅包括佛教经典,还包括历代高僧大德对佛教经典的解释、著述及心得体会,涉及佛教历史文化的诸多方面,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它不仅是我国一宗珍贵文物,在世界佛教史上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清敕修大藏经》是中国最后一部官刻汉文佛藏,开雕于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完成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世称《乾隆大藏经》,该经以《千字文》为编号,自天字起至机字至,共724字,每字一函,共724函,每函10卷。全藏共收入经、律、论、杂等部著作共1669部。

           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于2009年在北京启动《清敕修大藏经》文物保护项目,该保护项目工程浩大,史无前例,该项目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盛世形象,可谓“盛世修点”。《清敕修大藏经》经版,曾遭数次撤毁,本次重新刷印,力求恢复乾隆初刻初印原版全貌,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唯一的汉字大藏经版,成为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重要文物。

           法宝是佛教三宝之一,大藏经代表着佛教的全部智慧,总集佛一切法身慧命,法宝供养乃成为佛教三宝供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次重新印刷刊行《清敕修大藏经》,严格按照故宫旧藏乾隆印本印制,全球限量重印100套,弥足珍贵,极具收藏价值。



    上一页:吕梁市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会 下一页:没有了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