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的前世今生
——吕梁撤地设市漫笔
王书平
巍巍吕梁山,令人神往的大山。古往今来他不仅护佑着一方百姓,而且演绎了无数动人的故事。
吕梁这个名字古老又文雅,东汉时期的许慎《说文解字》云:“吕,脊骨也。象形。”就是说,吕是象形字,是脊梁骨的意思。因为脊梁骨之间有筋骨相连,所以古吕字上下两个口中间有一竖连接。可见古人造字形象又简约,吕梁山就是脊梁山。在今吕梁市政府驻地离石区的东北部,与交城县、方山县交界处正好有一座大山——骨脊山。现在的八百里吕梁山脉,就是以此为核心意义命名的。最早记载吕梁的典籍战国《尚书·禹贡》说:大禹治水,“既载壶口,治梁及歧”。最早明确骨脊山就是吕梁山的记载,是宋代大学者蔡沈《书集传》,云:“梁山,吕梁山也。在今石州离石县之东北。”可见吕梁山在大禹治水时就做过贡献,现在的吕梁市名,溯源于此。实际上,从古至今每到重大时刻,吕梁人民都象大山的名字一样,总是为民族挺起坚强的脊梁。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受多方约稿,围绕吕梁撤地设市写一篇文章,以作纪念。
国家为什么要撤地设市?
马思边草拳毛动,国治州县天下安。我国是文明古国,国家的行政架构主要服务于朝政的稳定与巩固,因而历来十分重视。从秦始皇实行郡县制到元朝的行省制,从州—郡—县,到省—路(府)—(州)县,已形成了成熟的基本行政制度。
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实行了省—行政公署(简称行署)—县的三级地方行政区划。而行政公署实际沿用的是中华民国时期“行政督察区”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简称。建国后将原“行政督察区”改为“专区”,成为“专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1970年代“专区”改称“地区”,作为“地区行政专员公署”的简称,成为正式的机构名称。
但行政公署并不是一级政府,而是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54年《地方组织法》规定,省人民政府在必要时,经国务院批准,可以按地区设立行政公署,作为自己的派出机关。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也做出类似的规定。
历史表明,地区一级作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与农业社会相适应。这种行政架构,没有立法权、决策权,行政程序繁琐,办事效率低下,与改革开放后我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思想再解放一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央说主要问题是在一个城市内,往往存在地、市、县、镇几套领导机构,层次重叠,人员繁冗。人为地造成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局面。工作中互相矛盾,抵消力量,严重地阻碍着城乡相互支援,束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为此,1983年2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市州党政机关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通知》(中发〔1983〕6号)文件指出,在进行地、市机构改革时,指导思想上必须明确,要以经济发达的城市为中心,以广大农村为基础,逐步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促进城乡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主要办法是:实行地、市合并,由市领导县;县、市(镇)合并,以及其他适当办法。
文件还说,由于经济不够发达和其他条件不具备,暂时保留的地区党政机关,主要任务是:检查了解所属各县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定的情况,总结交流经验;督促检查所属各县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协调相互关系;接受省的委托,管理一部分干部;完成省委和省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在1983年,吕梁地区虽然有所发展,但是总体上还相当落后。距离撤地设市的国家标准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国家要求市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20万以上,吕梁只有6万多;国家要求工农业总产值30亿元以上,吕梁只有7.7亿元;其中工业产值国家要求占80%以上,吕梁只占44.2%。国家要求地方本级预算内财政收入2亿元以上,而吕梁全区只有8069万元。因此没有赶上1983年撤地设市这趟车,直到二十年以后。
从全国来看,国家撤地设市的决策,有力地推动了整体特别是沿海地区的率先发展,表明国家这一决策具有相当战略眼光。
山西为什么要恢复吕梁地(市)级建制?
国难思老区,深山好备兵。1971年是共和国的多事之秋,也是“文革”动乱中更乱的年份。国内外形势骤变,中苏交恶,战备工作提到全局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吕梁地区恢复成立了。
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恢复成立吕梁地区等行政区划问题的通知》(晋革发 [1971]56号)文件指出,“根据国务院(71)25号文件批复,‘同意山西省革命委员会关于恢复成立吕梁地区、方山县,成立交口县、娄烦县的调整报告。’为了适应战备和支援工农业建设的需要,加强对边远山区的领导”,“将晋中地区划分为晋中和吕梁两个地区,并将忻县地区的兴县、岚县、娄烦三个县和临汾地区石楼县划归吕梁地区。吕梁地区辖兴县、岚县、娄烦、石楼、临县、方山、交城、离石、汾阳、文水、孝义、交口、中阳共十三县和一个离石郊区。地区革委会驻离石县城。”离石县革委驻柳林镇。
由此可知,国家、省恢复成立吕梁地区的原因,首先是从战备出发,为战备服务。当时国家三线建设,在吕梁境内交口县、中阳县、孝义县建有一批军工企业。华北通往大西北的捷径---战备公路---太原(原)绥(德)公路主要经过这里。其次是支援工农业建设。吕梁境内山川兼备,资源丰富,具有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广阔前景。其三吕梁是边远山区,由于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经济极端贫困,更需要加强领导。文件显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家还没有“革命老区”这一概念。然而,早在红军东征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吕梁军民对壮大红军、保卫延安、支援全国解放,都是做出过特殊的贡献,为中华民族挺起坚强的脊梁。
红军东征时期毛主席在石楼县、交口县驻扎转战一月多;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晋绥边区首府;解放战争中,毛主席北上进京时在临县、兴县驻扎多日。从这一角度讲,解放后国家更应该重视这一地区的发展。坊间传闻,当时省军区司令、省革委第一书记谢振华向毛主席汇报工作时,毛主席很了解吕梁山河面貌、晋绥边区的贡献,便说山西不能没有吕梁地区啊!我想,当时可能更多的是出于战备的考量。
为什么文件说“恢复成立吕梁地区”?这要从战争年代说起。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展开。为了加强对晋绥南线作战的统一领导和开展新解放区的工作,经中央批准,于当年9月15日在汾阳县杏花村成立了中共吕梁区党委、吕梁行署及吕梁军区。吕梁区上隶于晋绥分局,下辖第三、四、七、八、九、十分区。张宗逊任吕梁区党委书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贵波、解学恭任吕梁区党委副书记兼军区副政委,王世英任行署主任。我想吕梁区这个名字的产生,也与著名作家马烽、西戎合著《吕梁英雄传》在抗战时期的广泛传播有关,而《吕梁英雄传》书名又是来自吕梁山。
吕梁区成立后,立即开展了反奸清算和减租查租运动。组织了冬学运动,维修四条公路,开展民选,兴修水利,剿蝗增产,恢复煤矿生产。特别在是配合解放军发起“吕梁战役”(汾孝战役),做好后勤保障,保卫陕甘宁边区,组织200多干部赴新区中,立了大功。
解放后,国家撤销了战争时期的晋绥分局、吕梁区等行政建制。由于当年吕梁区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家曾于1958年将隰县、大宁、蒲县、永和、石楼合并组建了吕梁县(1961年撤销),原山西省委书记李立功曾担任吕梁县委书记。几经变更,到1964年山西形成了4市(太原、大同、阳泉、长治)5地区(雁北、忻县、晋中、晋南、晋东南)格局。1970年又将晋南分为运城地区和临汾地区。到“文革”中期的1971年,山西省重新区划时,国家和省仍记着吕梁区。所以文件称“恢复成立吕梁地区”,是符合历史实际的,她实际含盖了当年晋绥边区的主体部分。
文革期间实行军管,各方面工作都不正常,行政区划方面也一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离石县老干部门说了这样一个故事。组建吕梁地区初期,因有新成立县的原因,要重新进行地方划界。一天,省革委第一书记谢振华一行乘吉普车,风风火火来到离石县招待所。还没有坐稳,就说“快拿一张山西省地图和红铅笔来。”人们很快把图与笔送到他面前。当时中阳县西部要划出一部分公社新组建柳林县,谢振华书记可能考虑到县域平衡的问题,便根据地图上的距离,“哧”一笔把离石县东部的吴城公社划给了中阳县。离石县领导大惊,开始不敢言语,后来终于解释说:谢书记,吴城就在太(原)军(渡)公路沿线,您来时路过的地方。和离石在一条川里,与中阳县城隔着一座山,距离很远,历史上吴城一直就是离石管辖。谢振华书记这才又把吴城公社划回离石县来。
接着撤销了离石郊区,于1971年10月5日新增设了柳林县,离石县革委机关从柳林镇回归离石城。1972年4月把娄烦县划归太原市。这样调整后,吕梁地区实际管辖13个县。其中从晋中地区划出7个县:交城县、文水县、汾阳县、孝义县、离石县、中阳县、临县;从忻州地区划出2个县:岚县、兴县;从临汾地区划出1个石楼县;恢复方山县,新成立交口县,柳林县。第一任地委书记、党的核心小组组长为吕树品。
回望历史,你会发现,这些新设的县域范围内曾经是有过县府的。如柳林县,黄河边今孟门镇一带曾经有过定胡县,后改为孟门县。交口县大麦郊曾经设过岭东县、高唐县,至今红军东征纪念馆一带仍叫城门里。此外,在今温泉乡一带设过温泉县。可见古今认知略同,这一区域需要有个县府来治理。
为什么把吕梁市驻地选择在离石?
时间来到新世纪,改革开放已20多年,中国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国各地争相撤地设市,山西省11个地级建制,已经有10个先后建市,只剩下吕梁地区。而且当时吕梁地区已有孝义(1992年)、离石(1994年)、汾阳(1994年)三个县撤县改市。
这时“路透社”消息很多,社会上关于撤地设市呈现出多种舆论。有说市政府驻地继续在离石,中央早有定论。有说市政府进驻汾阳有很大的可能性。汾阳依山傍水,滨临汾河,地肥水美,是平川地带。汾阳在明代万历年间曾设汾州府,明清时期还管辖过包括永宁州(离石)在内的一州七县。特别是国营汾酒厂在汾阳,当时汾酒厂年上缴财税占到全区的三分之一多。人们说:“汾酒厂打个喷嚏,全吕梁财政都感冒!”
无论社会上怎样说,国家、省、地方领导,自有大局的考量。一个地方能否成为行政总枢,国家是从多角度、多因素考量的。离石的山河格局具有总枢地位的特殊性。离石位于古来吕梁山区隰岚通衢、秦晋要冲。早在东汉时期的公元140年,大汉朝就把西河郡驻地迁到离石。当时西河郡跨黄河管辖着10多个县以及内迁南匈奴部众,成为东汉朝廷最北方的堡垒。西河郡境域顽强地抗击了北匈奴的进犯,以广阔的胸怀容纳了南匈奴部众,成为中华民族融合高潮长河的源头。从北周改为石州后,一直为州郡级驻地。宋金时期,石州向西曾跨黄河管辖过陕西葭县、吴堡一带,向东曾领管“石州温泉县”(治今温泉乡),今交口县金代大铁钟记载了这一历史。
1971年吕梁地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5年来,党中央和省领导十分关心吕梁的发展。到世纪初,先后有胡耀邦、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乔石、李瑞环、姜春云、贾庆林、李岚清、宋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视察指导工作。历任地委、行署领导带领人民励精图治,吕梁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吕梁地区组建初,尚在“文革”动乱之中,离石城基础设施的确相当落后。光凤山,秃龙山,污水乱石烂河滩。旧平房,土泥街,灰渣倒在大门边。以至于原晋中地区、各县直机关有头脸的人,都不愿回地区工作。到上世纪恢复高考后的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生分配工作,仍说“哭哭啼啼吕梁山”。
但是历任地委行署领导决心改变落后面貌。如地委书记王国英苦干实干,在全区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植树造林运动,在行署驻地离石铺开“修河坝,栽树树”工程。发动机关干部在东川河两岸修筑护岸。他不辞辛劳,督修督栽,严厉批评不负责的领导,从而初步奠定了离石滨河南北两路的基本城市框架。离石县积极配合,发展到2002年城区面积接近20平方公里,形成了四路六街、五桥贯通的格局。河道筑起4条橡胶坝,三山绿化已达到2万多亩,城区人口近13万。吕梁高专、吕梁教育学院等一批大中专学校发展起来。城区向北、向西、向东发展,有着广阔的前景。
从发展势头来看,历任地委、行署领导一任接着一任干。如1992年姚新章同志任吕梁地委书记后,为了改变吕梁贫穷落后面貌,创新了“拍卖四荒”的重大举措,极大地解放了老百姓的思想,群众治理“小流域”蔚然成风,被称为吕梁第二次改革,受到江泽民总书记的赞扬。到1994年8月,全区共拍卖“四荒”地197.9万亩,参购农民7.2万户,收回资金480万元,初步治理98.6万亩。
为了加快发展,姚新章同志统揽全局,提出了“东部四县龙头板块(交城、文水、汾阳、孝义),中部四县中坚板块(离石、中阳、交口、柳林),南北五县绿色板块(兴县、岚县、临县、方山、石楼),分类指导,梯度推进”的战略。由于措施得力,到世纪初中部四县已呈现出赶超东部四县的势头。同时离石马茂庄劈山改河工程初步竣工,为城区的南扩创造了很好的条件。离石境内各类经济指标也基本达到了国家撤地设市的硬件标准要求。
撤地设市工作的筹备
撤地设市是全吕梁人民的大好事,大喜事。首先,撤地设市后,吕梁由省政府派出机构升为一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法律意义上的主导权。更有利于通盘考虑基础设施、产业部局、城乡规划、社会发展蓝图。其次原来人大联络组、政协工作组,升为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吕梁市委员会,赋予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权和监督权。其三是可以直接争取国家更多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对革命老区、边远山区的支持。
吕梁撤地设市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按程序报批与外出学习取经。
2003年4月份,吕梁地区行政公署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撤销吕梁地区和离石市组建地级吕梁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请示》(吕行报[2003]14号)。其行文的指导思想当然是向好说,朝成说,往国家民政部《关于调整地区建制有关问题的通知》(民发[1999]105号)文件标准上靠。主要内容:一是吕梁地区的基本情况,客观条件与政治优势。二是拟组建的吕梁市已达到国家规定的地级市的标准。截至2002年底,市区总人口51.2万人,从事非农产业人口26万,其中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12.8万。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工农业总产值35.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2.0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90%。国内生产总值25.8亿元,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9.88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8.3%。财政总收入3.45亿元,已成为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三是说组建吕梁市符合加快发展,符合离柳矿区资源开发,符合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四是具体方案。新建市因是革命老区,江泽民总书记题词“艰苦奋斗,振兴吕梁”,以及已有的知名度等因素,仍命名为“吕梁市”。设市后县级行政单位仍为13个,即1区2市10县。
报告送省后,省政府立即换文以(晋政[2003]18号)文件上报国务院。国务院批复全文如下:
国务院关于同意山西省撤销吕梁地区
设 立 地 级 吕 梁 市 的 批 复
国函〔2003〕112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撤销吕梁地区和离石市组建地级吕梁市实行市领导县体制的请示》(晋政〔2003〕18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撤销吕梁地区和县级离石市,设立地级吕梁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离石区永宁中路。
二、吕梁市设立离石区,以原离石市的行政区域为离石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交通路。
三、吕梁市辖原吕梁地区的交城县、文水县、兴县、岚县、临县、方山县、中阳县、柳林县、交口县、石楼县和新设立的离石区,原吕梁地区的县级汾阳市和孝义市由省直辖。
吕梁市的各类机构要按照“精简、效能”的原则设置,所需人员编制和经费由你省自行解决。
国 务 院
二○○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山西省人民政府于2003年11月23日,以晋政函(2003)23号文件,向吕梁地区行政公署作了批复,内容在国务院文件基础上加了一句“汾阳市和孝义市由省直辖,由吕梁市代管”。与此同时离石市人民政府于4月20日向吕梁行署上报了《关于同意撤销离石市组建离石区的报告》(离政报字[2003]4号)文件。行署很快予以批复同意。
“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离石区永宁中路”,虽然是建吕梁地区时的选址,但这次才得到国务院的正式认定。人们说这里风水好,实际上在明代隆庆元年蒙古军攻破城池之前,石州署、兵备道署、察院就驻这一带。吕梁地区组建初期,在修建地区邮政局、财政局工地,曾经挖出过石州铜官印和明代龙狮牡丹莲蓬彩色琉璃薰炉,其薰炉的工艺价值超过故宫所藏。从中国传统文化讲,市政府大院出楼门就是坡,人们说走的是上坡路;出南门是大街,表示四通八达,有大发展大进步。市政府大门对着龙山,在古代文化中龙代表着阳刚、劲健、上升的意义,说明办公地点吉祥,在人们心理上起着积极的影响。
文件收到,等于办了结婚证。从法律意义上讲,吕梁地区已经成为真正的吕梁市了。由于时届岁末年尾,吕梁地委、行署便立即安排开年举行撤地设市仪式。为了搞好庆典迅速成立了领导组,领导组下设各机构开展了紧张的工作。
吕梁是山西省撤地设市的最后一家,兄弟市成为我们的先导。于是地委迅速成立了学习考察组,由孙连珠副书记领队,地直个相关部门负责人13人,于2003年11月份“赴临汾市考察学习撤地设市工作经验。”
撤地设市的重大进程
心中有喜事,怀里藏着火。全市上下都在为撤地设市努力,特别是领导组及各工作机构加班加点,十分给力。
第二个阶段是召开“三会”配备领导班子。这是撤地设市工作的重点部分。
第一次党代会于2004年6月22日下午报到。23日参观吕梁建设新成就。完成大会程序性任务,召开预备会议。24日上午大会在吕梁影剧院开幕,共有371名代表出席。郭海亮同志作市委工作报告,李永林同志作市纪委工作报告。25日完成“两委”候选人的讨论预选工作。26日上午大会正式选举产生第一届吕梁市市委委员、市纪委委员。下午通过大会决议、闭幕。
党的代表大会总的看有两大任务,一是配备一个好领导班子。一次会议上选举郭海亮同志为第一届委员会书记,选举李永林同志为纪委书记。二是有一个好的报告。
24日上午郭海亮同志代表市委作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谋求新跨越、实现新发展、建设新吕梁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提出了“谋求新跨越、实现新发展、建设新吕梁”的“三新”奋斗目标和“坚持以民营经济为主,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城乡统筹一体化,区域经济特色化”的“一主三化”的发展思路。指出今后五年经济建设“六个坚持”。
紧接着,7月2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吕梁市第一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吕梁影剧院召开。来自全市24个党派、团体、界别的361名委员出席了会议。李盘盛同志作了题为《围绕“三新”目标,履行三项职能,全面开创我市政协工作新局面》的报告。报告回顾了1996年12月吕梁政协工委成立以来八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与任务。大会选举李盘盛同志为政协吕梁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席。
7月5日上午吕梁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吕梁影剧院开幕。来自全市的366名人大代表出席了会议。岳培民同志作了《吕梁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报告简要回顾了1984年吕梁人大工作联络组组建和1993年人大工委建立以来两个阶段20年的工作。提出了今后工作的思路与任务。大会选举岳培民同志为吕梁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主任,并选举出第一届人民政府市长。
“三会”胜利闭幕,标志着吕梁市领导机构的正式成立和领导班子到位,标志着崭新的吕梁市正式诞生。于是撤地设市转入最后阶段。
第三阶段举行撤地设市庆典活动。围绕撤地设市庆典大致有:揭牌仪式,庆典大会,吕梁新成就展,文娱活动、焰火晚会,招商引资活动等。
2004年7月9日上午,首先举行了揭牌仪式。
吕梁市政府南大门,红色拱门横跨,气球彩带高飘。拱门上写者“吕梁市人大政府政协揭牌”大字。门牌挂好,红绸覆顶。吕梁四大领导班子成员和市直各单位负责人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市委大院走向南大门。在欢庆的锣鼓声和响亮的礼炮声中,进行了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揭牌剪彩和揭牌仪式。
吕梁影剧院内外,一片欢乐气氛。揭牌仪式后,在和平鸽的欢飞和轰鸣的礼炮声中,吕梁市成立庆祝大会隆重举行。
出席庆祝大会的省领导有云公民、刘泽民、薛延忠、范堆相、杨安和、姚新章、张铭,中国科协党组成员郑苑民,省级老领导李立功、郭裕怀、张邦应、武正国、李玉明、李玉璋等。发来贺信、贺电的还有在山西工作过的国家部委领导及省直单位在吕梁工作过的部分领导、民政部地名区划司等。
省委副书记代表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向吕梁撤地设市和“三会”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吕梁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提出了新的希望。
市委书记郭海亮在庆祝大会讲话中,对莅临大会的省领导及来电来信表示衷心感谢。向省委和全市人民表态,并提出对吕梁市的工作要求和未来愿景。
撤地设市活动中组织了《拥抱新吕梁》等多场晚会及焰火活动。7月8日吕梁市首届招商引资洽谈会在柳林举行,同日吕梁体育馆落成并举行了典礼。至此,吕梁撤地设市庆典,紧张有序,红火热闹,圆满结束。
新平台 新思路 新发展
撤地设市的彩旗仍在飘扬,吕梁市委趁热打铁,于7月22日市委中心组进行了首次集中学习。主要落实第一次党代会 “一主三化”战略。
“一主三化”战略,最初是2003年7月20日吕梁地委中心组在原晋绥边区首府蔡家崖学习时,地委书记郭海亮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全区人民聚精会神建设新吕梁》讲话中提出的。接着形成了《建设新吕梁实施纲要》,得到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同。
“一主三化”,实质上是对所有制结构的大调整,对城乡结构的大调整,对产业结构的大调整,对区域经济布局的大调整。特别是“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提法,具有相当的政治胆略。回顾2002年11月8日,党的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提出的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吕梁提出“以民营经济为主”,是冒一定政治风险的。但这是从吕梁实际出发,对所有制结构的大改革,点到了吕梁发展的活穴,被称为吕梁的第三次改革。
当时山西日报驻吕梁记者站刘明亮站长,意识到这是很重大的决策,要在《山西日报》发头条报道。但是当时山西日报负责人不敢发表,要求改一下,如改为“以民营经济为主轴”等。刘明亮同志负责任地找到笔者商量。笔者很快请示了郭书记。郭问:“你觉得哪一个更响亮?”答:“当然是以民营经济为主更响亮。”郭说“那咱不用变,他们不发就不发吧,咱先脚踏实地干。” 2004年4月2日是《毛泽东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纪念日。之前一天,山西省委宣传部主要领导带领省宣传系统人员到吕梁市兴县蔡家崖搞纪念活动。笔者和刘明亮同志拿着新闻稿请示领导,他也没敢定夺。这件事,充分表明了作为主要领导的责任担当和政治定力。
从此开始,吕梁全市上下兴起了理直气壮抓民企,大张旗鼓奖民企,轰轰烈烈上项目,声势浩荡搞观摩的热潮。到2017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到除国有专营以外的所有领域,增加值达764.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58.3%;上缴税金241.3亿元,占全市税收的70%;从业人员40.2万人,占全市就业的58%;民营企业26761户,占全市企业总数87%。全市出口商品中90%以上产品来自民营企业,有50多万城乡劳动力在本土民企就业,约占农村劳力总数的70%以上。全市城镇化率上升到49.2%。实践证明,吕梁经济振兴的源泉在民力,活力在民营,希望在民间。
新平台,新思路,新发展,吕梁这个山西省最年轻的城市,正好赶上煤炭黄金十年的到来。吕梁市发展跃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吕梁人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城乡统筹一体化,“村村通”公路通到千家万户,一排排整齐的新房掩荫在绿树山间,电脑、网络、家用电器进农村,手机成为必须品。摩托、电动车、农用车、大货车、挖掘机,商流、物流、信息流在城乡间潮水般涌动。教育、卫生、科技、文化、体育全面发展,广场舞遍及城乡。
区域经济特色化,以雁门关生态畜牧区,沿黄红枣片、吕梁山东西麓核桃杂粮片、平川果菜畜禽农副产品加工片为重点的产业基地初步形成。设施农业、大棚蔬菜、蘑菇产业、农业园区、电商微商、吕梁护工等新业态不断刷新着吕梁农业的品牌。到2018年底,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350多个。
传统产业新型化,煤矿由几万吨、几十万吨的小煤窑,发展到几百万吨、1000万吨的机械化大矿井。2017年煤炭产量1.1亿吨,是1978年全山西产量的1.1倍;钢铁产量290万吨,是1978年全山西产量的2.4倍。央企、国企、民企并进,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同上。天河2号云计算、华为吕梁大数据中心落地离石发展。大煤炭、大机焦、大化工、大钢铁、大铝业、达建材、大电力、大酒业等,支撑吕梁成为全国知名的优质主焦煤基地、铝工业基地和钢铁基地。
生存环境不断改善,吕梁青银高速、太佳高速、西纵高速、汾平高速;太中银铁路、太兴铁路、晋豫鲁铁路;吕梁飞机场先后运营。公路里程由1978年低等级的3442公里,发展到2017年高等级的17415公里。横泉水库、柏叶口水库、千年水库、中部引黄等水利工程陆续竣工。人口向城镇集聚,农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工业向园区开发区集聚。吕梁市区向东西北延伸,新城区框架基本形成,崭新的公交车达到160多辆,线路覆盖整个市区。
发展的背后是醒目的数字。2004年,吕梁第一次实现了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目标。2006年,吕梁农民和全国农民一样彻底免除了两千多年的“皇粮国税”。2017年比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0倍(1310.3亿/5.7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61倍(138.8亿/5311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3倍(8232元/62元)。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142万人减少为2018年的8.2万人。
改革开放带来最本质的是人民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过去山区农村95%以上农民住的是民国时期的破房土窑洞,吃不饱穿不暖,一辈子不知大米是啥滋味,过年才能吃顿白面 、肉菜,劳动离不开“一条扁担镐锹镢”,“交通靠走,信息靠吼。”今天住的是新砖窑,穿的换花样,农村贫困户也是常年大米白面不断头。过去农民有了小病是皮着,有了大病是等着;现在有了病上县到市赴省城,有的甚至进京城。过去农民出村都要请假,火车、飞机、银行对农村老百姓基本无用,现在许多农民乘列车、坐飞机周游列国,满世界跑。
现在穿行在吕梁的大地上,你会发现一座座新城镇矗立在兰天下,一幢幢磁板砖墙的新农村呈现在视野里,一片片巨大的工厂耸立在广袤的川原上、大山的皱折里。纵横交错的公路、铁路网,给吕梁打造了畅通的大动脉;山顶的吕梁飞机场把吕梁人送到祖国的四面八方。各种不同型号的小汽车摆满了城镇的楼前屋后。吕梁由全省最落后的地区,向全省发展的第一方阵大步迈进。
四十年改革开放,四十年风雨兼程。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土豪乍胖,脑热膨胀;煤尘蒙住了双眼,金钱裹住了雄心。煤炭黄金十年,没有引导好组织好民营企业,没有利用好民间资本,没有把城市发展起来。
回头看,如果说1978年的改革开放,吕梁主要是土地制度改革、面对农民开放的话,那么1992年的拍卖“四荒”地使用权,是面对“三农”发展领域的又一次大改革、大开放。这两次改革,使农民迅速解决了温饱,全区乡镇企业蓬勃发展起来。而2003年的“一主三化”战略,则是针对落后的工业经济进行所有制改革,是面向民营经济的开放。伴随着吕梁由“地区”升为“市”,三次改革开放有力地加快了吕梁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有力地推进了吕梁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东边汾河清清,西边黄河澎湃。吕梁人民象吕梁山一样,又一次挺起刚强的脊梁大步前进!
(作者:原吕梁市委政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