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圈子信息
      联系方式
  • 电话:
  • 地址:离石区永宁中路59
明确为基层干部、农民、工人办报
2021-11-11 20:22:58 448
  • 收藏
  • 管理


    (一)


          く晋绥大众报》原名《晋西大众报》,创刊于1940年夏,是由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一份通俗小报,四开,两版,单面印刷,每星期出一期。1945年,晋西北抗日根据地扩大为晋绥边区之后,オ改为《晋绥大众报》。由两版增加成四版,由周刊改为五日刊,仍由“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


          “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的编辑部,也就是《晋绥大众报》的编辑部。实际上是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全编辑部总共只有十来个人,因为编制太少,又没有后勤入员,所以不是一个独立的伙食单位,生活上常是附属于某个大机关。有几年是和晋绥分局住在一个村里,更多的时间则是和《晋绥日报》生活在一起。


          编辑部里没有严格的分工,不是一部分人负责编书,另一部分负责编报,而是大家都参与编辑书籍的工作,也都参与编辑报纸。在家是编辑,出外采访就是记者。由编辑部直接编辑出版的书籍,大都是一些通俗读物,诸如:看图识字、冬学课本、卫生常识、农家历、小秧歌剧、快板、鼓词、民间故事等等。主要读者对象是粗通文字的区村干部、农民、工人,报纸是通俗小报,主要读者对象也是这些人。


          报纸上除了新闻报道外,也经常要登载这一类的作品。编书和编报在业务上是一致的,都是从事通俗化、大众化的工作。因而不但没有什么矛盾,反倒起了一种相辅相成的作用。有时把一些书稿先在报上发表,然后根据读者意见加以修改后出版;有时则是把报上登载过的一些受读者欢迎的作品汇集成册,出版发行。


          “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除了出版一些通俗读物外,也出版一些政治理论著作、小学课本、文艺作品等。不过这一类书籍大都是有关单位编好之后,以“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的名义出版的,因为当时根据地只有这么一个正式出版社。


          《晋绥大众报》虽然是五日刊,但必须按时出版。经常要处理新华社电讯和各地通讯员的来稿。因而编部日常的主要工作还是编报,编辑出版工作则成为次要的了。


    (二)



          《晋绥大众报》每期总共有四个版面,大体上是这样安排的:一版是要闻、社论、专论;二版三版是地方消息、通讯、特写以及农业科学知识、卫生常识等;四版是文艺副刊。


          凡属重要的文章、消息,都用四号字排印,一般的则采用老五号字。每期总共约有一万五千字左右。报纸发行量开始只有四五千份,后来逐渐增加到了一万余份。


          《晋绥大众报》既然是通俗报纸,编辑业务上理所当然要在“通俗”二字上下功夫。具体要求是:一般的文章不超过一千二百个常用字的范围,偶尔出现一些非用不可的生僻字眼,则注以同音字。偶尔出现一些非用不可的词汇,则用通俗的说法加以解释。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尽量使粗通文字的人能看懂,使不识字的人能听懂。


          当时,根据地文化比较落后,农村里小学还不普及,识字的人不多,但很多地方成立了读报组。如何使不识字的人能听懂,这就成了通俗报纸的一个重要课题。


          通俗化说来轻巧,具体干起来就不容易了。这不是仅仅少用或不用生僻字和难懂的名词就能解决了的问题,面是关系到整篇文稿的风格,结构和语法结构的大事。就是要适合一般群众的理解能力和欣赏习惯,尽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能“上口”。不是“上”知识分子的“口”,而是“上”农民群众”的“口”。既通俗易懂,而又生动活泼,要做到这一点实在不易。但又不能不向这方面努力。


          因而许多稿件都需要经过编辑修改,润色,甚至是重新改写才能刊出。一般稿件还比较容易处理,最难办的是一些重要文章,诸如:党中央和晋绥分局公开发表的文件,新华社的专论,延安《解放日报》和《晋绥日报>的重要社论等。这些文章不登不行,因为大都是关系到抗日战争形势和根据地军民任务的重大问题,必须使更多的群众了解;原文照登不行,因为粗通文字的人看不懂,不识字的人也听不懂。逐段逐句翻译成通俗语言也不行,那样文章就扯的太长了,报纸篇幅有限,容纳不下。怎么办呢?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依照原文的意思重写。


          这样做要花费很多工夫,编辑首先必须反复读原文,认真领会原文的精神实质,抓住原文的主要内容列出提纲,尔后オ能动笔重写。这样的稿件,往往要经过个人对照原文多次修改。虽然不能把原文内容全部包括去,但还是可以把主要意思传达给广大读者和听众。



    (三)


          前边已经说过了,编辑部总共只有十来个编辑,从1940年创刊到1947年停刊,七年之中人数没有大的增减,成员倒是有不少的变化。有的病故了,有的陆续调走了,同时,又陆续调来一些新人,前后在报社工作的这些编辑人员中,没有一个是有丰富经验的“老报人”。资格最老的也不过是参加抗日战争后オ开始从事新闻工作。一般的都是调来报社后,オ算走进这一行列。


          论文化程度,只有少数几位抗战前读过中学,绝大多数是高小学生,还有的仅仅念过几年小学。而且所有的人员,在到报社之前,都没有专门从事过通俗化工作,总之是:任务重,人员少,水平低,经验不足。


          在这种情况下,就只能是边工作,边学习,边摸索,边前进了。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在学习中逐步提高。除了学习政治理论和新闻业务之外,还必须认真学习通俗化方面的诸多问题。


          这里边遇到的因难是:可资参考借鉴的材料十分稀少。当时虽然各个抗日根据地大都办有通俗报纸,但由于日寇封锁,交通阻隔,一些重要文件都得由地下交通秘密传递。书籍报刊就很准交流了。唯一能看到的只有延安出版的陕甘宁《边区群众报》。


          因而,业务学习更多的是直接向农民群众求教。学习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表述事物的方式。编辑人员中,大都出身于本省农村,参加革命后或多或少都做过几年农村工作,诸如动员参军,征收公粮,减租减息等等。对于接近农民群众都还有点经验。而且当时编辑部就住在农村里,左邻右舍都是农民,天天和农民生活在一起,这就成了学习群众语言一个极有利的条件。有时编辑部把一些重要文章改写好了,但群众是否能看懂听懂,没有把握。于是就把原稿读给村里群众听,征求他们的意见,然后根据他们的意见再进行修改。这样做自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学习群众语言,开头只是由于工作的需要,或多或少带有一点被动的性质。后来逐渐尝到了甜头,也就变成主动的追求了。不少同志一有空闲就去找老乡们聊天,从他们的闲谈中吸取养料。外出采访更是如此。有时,遇到开劳模会,就主动当大会记录,记录劳动模范、民兵英雄们的发言。


           那时候不时兴念“秀才”们事先写好的发言稿,而是由工农先进人物和基层干部尽情地谈论。这也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群众语言不仅通俗易懂,而且丰富多彩,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无论状人状物都很生动。比喻贴切,幽默风趣。大家愈学愈感到这不仅是办好通俗报纸的关键,也是摆脱党八股、洋八股,开创新的文风的大问题。


          由于意识到这点,也就更增强了学习群众语言的主动性,逐渐成为一种习惯。有不少人虽然后来离开了报社,不专门从事报纸通俗化工作了,但仍然坚持学习群众语言。特别在文学创作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这不能不说和在报社工作的这一段时间有关。



    上一页:一个老军工的回忆:两万干部奔东北 下一页:吕梁名人高宇锋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