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
——薛小平的修行孝道之路
卫彦琴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这句话是传统文化中家喻户晓的经典,强调了父母对一个家庭的重要性,这是宗族繁衍、根本归宿和家庭凝聚力的全部所在。其实,这句话还传递了一个更深层次的意思,就是强调了一个“孝”,这个“孝”是建立在“敬”基础上的孝,孔子认为孝敬父母要真心实意,如单纯在物质上满足父母,尚不足以为孝,更重要的是要“敬”,是父母得到人格的尊重和精神的慰藉。《论语•为政》: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从这里可以看出,“敬”就是孝道的精神本质。
六十岁的薛小平,自从参加了10期的吕梁祥和文化教育学习班学习和义工,才深刻体会到了“孝道”的真正内涵,体会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切身悲痛。比起接触传统文化之前的六十年,他觉得这一年多来,才体会到什么是天伦之乐,仿佛美丽的人生才真正拉开序幕。
人的生活总是由无数偶然组成,一个个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却有着必然的缘由。接触传统文化,于薛小平而言,既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如果没有亲友向他介绍,他也恰巧闲的无聊的偶然机缘,他是接触不到传统文化的;然而他能在学习传统文化之后,大彻大悟,为生命打开一扇新的大门,并且登堂入室,看到广博的生活智慧,却源于他自己的生命本真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必然链接。
薛小平是一个出生于农民家庭的孩子,姊妹七个排行第二。一个九口之家的大家庭,七个孩子需要养育照料,对于父母来说,让孩子们吃饱穿暖已需费尽心力,根本无暇顾及幼小的孩子们内心的需求。儿时的他,丝毫感受不到父母的温柔慈爱,偶尔犯下错误,得到的便是非打即骂。与父母之间的这种“暴力”沟通,让他对父母的教育方式非常反感。都说“打是亲,骂是爱”,可是在幼小的薛小平看来,父母的打骂体现的却是对他的“不亲不爱”。从他记事起,就特别羡慕别人家的父母对孩子和颜悦色,暖心呵护。每当自己的父母声色俱厉的斥责时,他就从心底产生出一种本能的逆反情绪,所以迫切希望自己长大成人,早日独立生活,脱离父母的严厉管束。
十八岁那年,刚好部队来村里招兵,条件是高中毕业,并要求有一年的农村劳动经历,而他刚好具备了这些条件。对于薛小平而言,这是一个可以离家独立的最佳机会,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当兵。离家的日子里,他感觉到了久违的自由和放松,尽管在部队里,每天的训练很辛苦,纪律也近乎严苛,但他觉得只要离开父母,有独立自由的生活,这些都不算什么。为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独立,他在部队里特别卖力,所以各项训练中都表现的很出色,四年的部队生活,练就了他果敢刚毅独立的个性。平时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自己想办法解决,极少和家里联系;即使回家探亲,也是匆匆往返,与母亲还会嘘寒问暖的交流几句,对于父亲,父子之间基本无话可说。后来从部队转业回乡,单位分配到了乡镇的武装部,乡镇工作的繁忙,加上当时交通也不便利,他回家的次数也很少。到后来自己成家,也只是逢年过节,回家看望父母,在父母家暂住一两天,象征性地“敬点孝道”,与父母间的交流也停留在简单的问候上面,心底的隔阂从未真的消除,尤其是与父亲之间,从没有发自内心的深层次交流过真实想法。
“养儿方知父母心”,等到薛小平自己也做了父亲,才切身体会到要给孩子好的教育是多么不容易的事,遇到的许多问题,都让他不知所措,在亲子关系中又不自觉的延续了父亲的简单粗暴,形成了专制型的亲子沟通模式,父子之间成了一种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样的教养方式让子女非常反感,仿佛当年的自己和父亲的不和谐关系,又在自己和孩子之间重新上演。部队里养成的火爆脾气,让他在处理亲子关系无助的时候,就火冒三丈,把责任推卸给妻子,导致夫妻之间也是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中年以后的薛小平,面对不如意的家庭关系,心里常感不快,但是由于工作压力大,一堆琐事需要处理,也很少顾及,日子就在一地鸡毛的忙碌中溜走。
近几年,随着年岁增加,儿女相继成家立业,工作中自己也退居二线,有了不少闲暇时间,夜深人静睡不着的时候,他就不断的反思生活:为何这一生总也摆脱不了亲子关系恶化的困境?为何儿时父亲不疼爱自己?为何老年子女不孝顺自己?为何一辈子夫妻关系疙疙瘩瘩?这种种关系,自己处理的如此失败,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正当他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思考,迫切需要一种智慧来解开困惑的时候,一个亲友向他介绍了吕梁祥和传统文化中心,并给他发来一个报名链接。怀着试一试的心态,他走进了吕梁祥和传统文化七天精进学习班。在这里,他才找到了这么多年困扰自己的问题所在,领悟到了问题的解决之道。他说:“这个学习班的学习,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困扰我多年的黑暗,它给了我智慧,给了我力量,为我的生活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坐在学习班里的第一天,他的思绪很乱,看着视频里精彩的讲解,自己过去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像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一幕幕上演,回望自己过去的人生,有太多地方愧对家人,对父母,妻子,子女亏欠的很多,总是想着想着就禁不住泪眼模糊。接下来的每一天里,他都听的很认真,七天主要观看了周泳杉老师的《新世纪健康饮食》录像,蔡礼旭老师的《家和万事兴》录像,钟茂森博士的《太上感应篇》录像,大同地税局开发区原局长张瑞老师带领机关党员干部学习《弟子规》《太上感应篇》的心得体会报告的录像,胡小林董事长的《弟子规》与《财富》录像,《了凡四训》电影,陈大慧老师的系列讲座《“挣钱为什么”重新认识宗教》等传统文化记录片。这些内容的学习,带给他很大的震撼,他被国学大师们的精彩讲解吸引,被视频中现身说法的案例打动,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折服,七天的学习中,已不记得有多少次老泪纵横了。他说:“这一天一天多层面,全方位的儒、释、道传统文化圣贤教育学习,让我深刻认识到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才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的文化根基,才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
今天的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我们应该怎样去做?中华文化的根本是“道德”,有无德行,是区别人类和动物的根本标准,中国几千年文化的精华都在于此,每个人只有用实际行动去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才能对父母尽孝,对国家尽忠,对工作尽责。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生而为人,首先应该处理好五种人伦关系,即古人所谓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用忠、孝、悌、忍、善为“五伦”关系准则。孟子认为: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夫妻之间挚爱而又内外有别,老少之间有尊卑之序,朋友之间有诚信之德,这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即是父子有亲,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君臣有义,朋友有信。五伦之间的亲敬关系,正是亲别序义信这五种,自然而然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规则,构成了整个中国世界的人世。即使在今天,封建制度被推翻,没有了君臣关系,但是单位里仍然有工作中的上下级关系,生活中有个人和集体的关系,这“五伦”仍然是每个人要处理好的基本关系。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诸事不顺,皆因不孝”,都在提醒世人,要修身律己,落实道德,要时刻关照好自己的内心,当念头不对的时候,马上修正。回想以前的自己,爱生气,爱抱怨,傲慢,粗暴,自私,不懂得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总认为错在别人,自己永远是对的,是别人对不起自己,自己做的都是好的。用圣贤教育里的观点反观自身,才明白周围不理想的人际环境是自己感召来的。生为人子,未尽孝道,却在抱怨父母不慈爱;生为人父,为尽引导教育之责,却在责怪子女不恭顺;生为人夫 ,未尽呵护扶持之责,却在埋怨妻子不贤惠。沉痛反思过后,他决心改过,从改变自身做起。
第一期学习完回家之后,薛小平就身体力行,从践行“弟子规”开始,“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他从孝顺老父亲做起,生活上努力的去照顾他。父亲罹患直肠癌,已到晚期,大小便失禁,生活中已完全失去自理能力,饮食起居都需要人悉心照顾,白天晚上需要一刻不离的在病床前守护。薛小平成为父亲人生最后三个月多里一直守户身边的孩子,每天的一日多餐,擦身按摩,洗衣换被,他从没感到脏累和辛苦。到最后,他成为父亲母七个子女中,一直守护照顾父亲最多,父亲最依赖的孩子。偶尔有事离开过一两天,由其它姊妹照顾,老父亲也会一天问好几次“小平还不回来?多会回来?”一看到他回家,就露出慈爱安心的笑容,看到老父亲像孩子一样依赖着自己,他的心被融化了,充满了满足和快乐。此时此刻,他才真正懂得了“百善孝为先”的内涵,正如孔夫子在《孝经》中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就是说,孝是德行的根本,不孝就是缺德,德行教育要从行孝开始,“孝门开,百门开”。孝的精神内核,就是感恩,感谢生养之恩,推而广之,就是对天地万物的感恩,感恩的外在表现就是“敬”,那么如何表达出这种“敬”呢?这就是:行为要符合礼,而孔子则直接将此看作是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论父母生前或死后,都应按照礼的规定来行孝,再就是把“孝”与“悌”结合起来,“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其为人也孝悌,“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悌,敬兄也,而敬兄长的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将家庭血亲中的等级推广到社会关系中去,所谓“出则悌”就是这个意思,它主要表现的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准则。
明白了这些道理、接下来,他又开始调整对子女的态度和教育方式,克服以往一贯的“家长作风”“命令式”教育,从和颜悦色的引导入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孩子,在做的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努力调整;在家里,经常做饭、洗碗、擦地板、买菜,原先从来不做的家务琐事,现在一件一件细心去做。在此期间,他保持不间断的学习,每天早晨六点起床读《弟子规》、《太上感应》、《十善道经》、《了凡四训》等经典书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照“弟子规”断恶修善。他惊奇的发现,自己周围的生活环境在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子女们的思想变了,由对学习传统文化的抵触,转化为争取抽时间去学习,对于自己的话,也不再反感顶撞,而是学会了虚心聆听和接受。爱人也变得温柔体贴了,当他提出要去祥和传统文化中心做义工时,也能理解并表示支持。他发现自己也变得平和了,不爱发脾气了,亲戚朋友说他变了个人。有一个朋友还风趣的说:“你酒也不喝了,肉也不吃了。户外运动也不参加了,你是不是中邪了。”只有薛小平自己知道,他不是中邪,不是走上了邪路,而是走上了修行善道之路,这条路将通向更丰盈而广博的人生。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连续做了八期义工,一期期鞠着九十度的躬把学员迎进来,组织学员吃饭排队,一起诵读感恩词和弟子规,参加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在这里,学员彼此之间互敬互爱,和谐相处,通过理论学习和参加“孝亲”、“放生”、“传灯”等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学会尊重,学会感恩,懂得了礼义廉耻,学会了与人相处如何建立友好关系。无论大人小孩,都有所成长,有所收获。在此期间,薛小平的大女儿和妻子也主动要求参加学习,在接受过一期的系统学习之后,发现了自己的问题,并在生活实践中积极调整自己,目前薛小平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夫妻恩爱,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我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解决了困扰自己的问题,过上了满意的生活,非常感谢祥和传统文化中心提供的这个教育平台,今后我要继续做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使者,让更多的人认识它的真正魅力,并从中受益。”薛小平这样总结他对这场学习的感悟,让我们都看到了传承优秀中华文化的重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作为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他曾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实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求每个人提升道德修养,把长期忘失的真心、孝心、恭敬心以及关怀他人的仁慈之心找回来,培养爱家庭、爱社会、爱祖国的大爱情怀。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就是和谐,即认为每一个事物都应按照其自身的规律自然地发展。这其中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会促使社会稳定,家庭和睦;个人身、心间的和谐就能使人做到遇事宠辱不惊,进退有据;人与自然的和谐就能互得其利,持续发展。儒家所讲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最终目标主要是要达到第一种和谐,而佛教、道家则侧重于后两种和谐。道家的"道法自然"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学习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环境尤有借鉴意义。《大学》里有言“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同样,一家孝,一国兴孝。当一个人做到了孝悌,他会推己及人,以恭敬感恩之心对人对事,就有利于家庭和睦;每个人都能提高自身的修养,每个家庭都和睦了,整个社会就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整个国家就能团结和谐,繁荣富强。
看着一脸笑容的薛小平,穿着吕梁祥和传统文化中心的红色义工服,在学习中心忙里忙外,我仿佛看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着中华儿女,无数个“薛小平”正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