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安国寺文化艺术研究
白礼昌
一、安国寺概述
(一)安国寺的环境特征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安国寺,位于城西10公里的乌岩山麓,海拔1520米,在黄土高山上花岗岩石突起形成悬崖峭壁的山峰,在乌岩裸露的石洼中(海拔1200米间)独有一处(971.72亩)自然林区,苍松翠柏繁茂成荫,石岩中潺潺流水清澈见底,碧绿池水鱼跃仙境。
(二)安国寺的历史背景
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夜梦金人,遣郎中蔡愔博士弟子秦景使於天竺写浮屠遗范,在“西天竺月支国遇摄摩腾竺法兰二梵僧白马驮经”,迎入汉地中原。但是,当时中国的先秦文化儒家教育、道家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加之还有诸子百家学术思想,排斥引进传播西方释教文化的阻力相当之大,明帝为了稳定局势避免争论,只好将皇家佛教寺院创建在远离都城洛阳的偏僻地区。于是乃访大司农西河王敏,永平十年(67)明帝钦定在并州隰州温阳(今山西交口县)创立白马寺、兴教寺、西明寺,翻译梵本经典,传播佛教。
据《后汉书·明帝纪》载:显宗孝明皇帝刘庄永平十六年(73)“六月丙寅大司农西河王敏为司徒。汉官仪曰:敏字叔公,并州隰城人也。”《后汉书·光武帝纪》载:“西河郡名,今石州离石县。”《柳林县志》载:“隰城,治所遗址在今穆村至杨家坪之间。”可见,东汉明帝永平年间的大司农晋升为三公之一的司徒公王敏字叔公,是今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人也。
(三)安国寺的创建年代
王敏导引摄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于东汉永平十年(67)至十八年(75)在吕梁地区创建皇家佛教寺院时,在离石县乌岩山麓创建了皇家佛教安国寺。有古文物为证:余在1981年带领离石师范学校的学生春游安国寺时就在寺院外发现有汉朝布纹瓦,只言片瓦不敢论定,所以我撰《古史寻源》、《古史新考》、《古史明鉴》中都只字未写安国寺。2014年4月,靳佩云先生带领我们考察安国寺时,正值翻修大雄宝殿屋顶,看到大雄宝殿五间屋顶片瓦、筒瓦全部是汉朝布纹瓦。随后,我和吕梁电视台渠珍宝先生为此专题作了考察。2017年5月20日,我和薛虎林先生再次作了专题考察。
安国寺大雄宝殿五间屋顶的汉朝布文瓦有两种规格:一种片瓦长36厘米,宽直径20厘米、半圆23厘米;一种片瓦长37厘米,宽直径26厘米、半圆23厘米。复顶扣筒瓦也是两种规格:一种筒瓦长32厘米,宽直径16厘米、半圆25厘米;一种洞瓦长35厘米,宽直径17厘米、半圆27厘米。
安国寺现在还保存有汉朝以前,在碾子、磨没有发明之前加工粮食的工具舂、碾。“碾”是由碾磙、碾槽、碾架组成,用来转压碾米,磨麺。这个石碾磙是直径1.35米、厚度20厘米的一个大石圆盘,圆盘中心有直径20厘米的孔,用来按装碾架。这是安国寺创建于东汉初年的僧侣生活工具亦可作文物证据。
(四)重修安国寺
据大明隆庆五年(1571)《重建安国寺碑记》载:南北朝梁武帝天监二十四年即普通六年(525)“重修都纲智禄。”“都”是指朝廷,谓朝廷所在的国都、首都。(见《御书·概论法门事》,第1324页)“纲”亦称“僧纲”,是统辖全国僧、尼,司掌诸寺管理等一切法务的僧官和处理法务的场所,亦称僧纲所。(见《御书·宣旨放逐念佛者事》,第96页)“智”是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於儒家是将人应经常遵守的道理区分五者,称为五常。或理解、体会佛法的精神作用。(见《御书·开目抄》,第208页)“禄”古代称官吏的俸给:俸禄。或“禄位”是俸禄和官职。这就是说,南北朝代的南朝开国元勋梁武帝,於天监二十四年即普通六年(525)将安国寺重建为朝廷统辖全国僧、尼,司掌诸寺管理等一切法务的场所。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宗教局。
据大明隆庆五年(1571)《重建安国寺碑记》载:“大唐贞观十一年(637)创建名曰安吉寺,后至大宋嘉祐三年(1058)有镇西人王公佐立为安砦后,有讲经沙门僧正司惠闲门人印演重修改为安国寺。”
大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定空上人重修安国寺功德记》碑载:“州治西南境有丛林名曰山寺,予不知此山何年初建寺。州志云:永宁在唐为昌化郡,辖静乐、岚、临、定胡、方山、宁乡六县。昌化公主奉佛甚,谨适佛骨入中国,上因赐公主佛牙二齿,公主建塔贮佛牙於安国寺,维时香火鼎盛。公主移洛阳牡丹植於寺中,魏紫姚黄五色具备。”
安国寺现存古碑12通,其大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的《定空上人重修安国寺功德记》碑中明确记载:“州治西南境有丛林名曰山寺,予不知此山何年初建寺。”这就否定了“大唐贞观十一年(637)创建”之说,应该是“重建”大雄宝殿和创建佛牙舍利楼。
一言以蔽之,安国寺是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钦差今柳林县人大司农王敏,导引印度梵僧摄摩腾竺法兰于永平十年至十八年(67-75)在离石县乌岩山麓创建的皇家佛教寺院。后为佛教十方丛林。据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重修安国寺碑记》载:“本州给贴恭请到兴邑庆安寺义田,罗汉寺义蠲、普通寺□□□,本州惠福重建丛林。”唐朝时中国早已成为世界佛教第二故乡,其标志性圣物佛牙二齿舍利,从印度传入中国,由昌化公主在安国寺建塔供奉,后又铸造铜塔安藏佛牙二齿舍利供奉在金殿。可见安国寺在唐代时乃是皇家佛教寺院。
二、安国寺的建筑艺术
(一)安国寺的寺庙建筑
安国寺依地形规化建筑组群,总体布局坐北向南,占地面积886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
在临近安国寺的路途,建有四柱三间三殿项柱出头石牌坊,斗匾雕刻“巉岩帀径”。这是康熙六十年(1721)赐进士第怀远县知县郡人张梦熊题写的匾额,高度概括了安国寺的地理环境,是坐落在高而险的峭壁悬崖中。
1.安国寺的建筑中心。山门是单曲栱顶砖窑洞,上坐硬山顶楼三间。进入山门走一段后是寺院建筑组群。寺院大门同样是砖窑洞上坐落着硬山顶楼。寺院内一大院按地形分隔为三小院:第一院是安国寺的建筑艺术中心,坐北面南,依地形处理成三层平台,第一层平台较宽阔,中间以唐朝贞观十一年(637)重建悬山顶建筑大雄宝殿为中心,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其结构是五柱七檩六搭椽,斗栱、雀替、楣子、花牙子、博风板、山花、悬鱼等装饰构件齐全,特别是斗栱风格古拙硕大雄健是唐代建筑风格的特征。汉朝布文片瓦铺顶,布纹筒瓦复上。殿顶两坡交界处砌特制莲花屋脊,屋脊两端按装鱼龙倒吻兽,形象庄严宏伟。
大殿两翼西是单曲栱顶砖窑洞三孔,一明两暗无樑殿,供奉着南无阿弥陀佛和左文殊师利菩萨、右普贤菩萨。西又有坐西面东砖窑洞三孔,是僧侣宿舍。大殿东翼是硬山顶砖木结构地藏王菩萨殿三间。傍有坐东面西硬山顶厢房五间,现为展览室。
大殿中轴线二层平台是大唐贞观十一年(637)昌化公主获赐佛牙二齿,创建佛牙舍利两层木楼,亦称铜塔楼。铜塔楼是两歇山顶垂直相交的十字脊屋顶建筑。铜塔楼一层有四根通二层的中心柱,四周皆有环廊,四角有十二根廊柱支擎着二层阁楼木地板和外四周走廊的木结构建筑艺术。一层四柱之间有砖墙,内墙壁有四大金刚彩绘图。二层阁楼木板铺地,原为安放铜塔之处。上下有木楼梯。据说原铜塔高约1.5米,铸造精致,铜质特别,光彩灿烂,从不生锈,人称“风磨铜”。塔内佛牙,民国时期尚存一枚,后不幸失落,实为憾事。
铜塔楼平行东有钟楼,西是鼓楼。沿中轴线下三层平台有砖窑洞三孔,是尼姑住的庵堂。据大清嘉庆已巳年(1809)《重修安国寺记》碑载:此尼姑庵名曰“准提庵”。
2.第二院是“于清端公祠”。从第一院东偏门下去有坐东面西的“于清端公祠”,一层外面看是单曲拱顶砖窑洞五孔,里面是五窑贯通的无樑殿。
“于清端公祠”之上二楼有关帝楼,是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是四柱二梁五檩四搭椽屋。前檐置斗栱四铺作,补间各一朵。左右山墙有清代关圣帝君故事壁画。明永乐二十年(1422),清康熙六十年(1721)两次重修。楼内有明永乐二十年(1422)刊立《佛说消灾吉祥陀罗尼经》石碑一通。
关帝楼北侧有偏殿,建筑结构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五檩卷棚顶,有前插廊的硬山顶建筑。笔者认为这是安国寺的藏经楼,是二层楼的主体建筑物。
在此未找到兴建《于清端公祠碑记》。笔者认为,于清端公未登科及第入仕前,少年时寄居寺院读书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在乌岩山麓悬崖峭壁寸土寸金的地段空出这块宝地,待于成龙成名后修“于清端公祠”是不可能的事。大明万历四十八年《重建安国寺碑记》载:“本州惠福重建丛林”。“丛林”佛教名词,指佛教多数僧众聚居的寺院。意为众僧和合共住一处,如树大之丛集为林,故名。这院建筑很可能原来是安国寺的诵经堂和藏经楼。供读者思考。
3.“古刹禅院”从第二院往东北是第三院,康熙庚子年(1720)于准题并书名曰“古刹禅院”。坐北面南,这是一个规整的四合院建筑组群。正面是硬山顶两层楼三间,楼上是万佛殿。两翼各有砖窑洞一孔,窑顶上建有硬山顶小楼三间,东小楼是于成龙读书楼。东西厢房各是硬山顶屋三间。紧挨东西厢房南边各建砖窑洞一孔,窑顶部均建有硬山顶楼。南面建有坐南面北硬山顶平房三间。“古刹禅院”现在辟为四个于清端公生平事迹展览室。
(二)安国寺的雕塑艺术
1.雕刻工艺。安国寺的“四柱三间三殿顶柱出头石牌坊”,是清康熙六十年(1721)的雕刻工艺品。全高6.4米、全宽5.5米,其框架结构:由四根40厘米见方的八棱柱擎立,每根柱前后用高105厘米、上宽40厘米、下宽70厘米的狮子莲花鼓门墩固定。两边门净宽130厘米,在柱高200厘米以上,有三架檩额枋夹边柱板高75厘米,第三层额枋上置斗栱支擎殿顶高约85厘米,两边门全高3.6米。
正中门净宽220厘米,在柱高230厘米以上,有三架檩额枋中夹牌坊匾额板高100厘米,第三层额枋上置斗栱支擎殿顶高约120厘米,中门全高4.5米。中门一层圆檩,二层方檩,按装220厘米长50厘米高的牌坊匾额板,雕刻着“巉岩帀径”四字,上有第三层额枋上置斗栱支擎着殿顶。
牌坊的三攒斗栱和三殿顶瓦当、屋脊、鱼龙倒吻兽及柱出头顶的石狮,雕刻技艺精湛,堪称典范。
大唐贞观十一年(637),昌化公主建塔贮佛牙二齿舍利时,在木楼前雕刻蹲守着两只雄狮。这两只雄狮蹲坐身高135厘米,胸围138厘米,后身和前腿围230厘米。雄狮蹲坐在长90厘米、宽67厘米、高60厘米的石台上。雄狮和石台雕刻技法纯熟,可谓是安国寺的唐代雕刻精品。
2.安国寺唐代泥塑造像
东汉明帝钦差大司农王敏导引印度梵僧摄摩腾竺法兰,于公元67-75年在离石县乌岩山麓创建皇家佛教安国寺时就有泥塑造像。现在安国寺的泥塑造像都是后代泥塑艺术作品,最珍贵的是大雄宝殿内的唐代泥塑三尊造像。三尊者何佛菩萨说法不同,笔者依离石区“安国寺简介”为三世佛同殿,正中是现在佛释迦牟尼,左侧为过去佛迦叶亦称燃灯佛,右边有未来佛南无阿弥陀佛。正中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莲花上,坐像高215厘米,胸围350厘米,跏趺坐围550厘米。释迦牟尼佛头戴冠冕,身穿袈裟,造型优美,面部丰腴,两目微蒙,天眼智通,两耳下垂,表情威仪,姿态自然,衣纹线条流畅,色泽明快,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环坐东西的十八罗汉泥塑像,坐像身高160厘米,腰围180厘米。排列形式是按照道场塑像排列的固有规制,展现了群佛、菩萨、罗汉会聚的场面。这些塑像造型生动,各俱特色,肢体比例适度,服饰美观大方,衣纹明快流畅,体态动作面部表情各不相同,有的躬身静坐聆听教诲,有的垂目凝神若有所思,有的眉飞色舞似有所喜,有的高傲自大漫不经心,有的谦卑自尊谨小慎微,其内心世界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维妙维肖。
南无阿弥陀佛和文殊普贤殿,地藏王菩萨和十殿阎王殿,万佛殿的泥塑像,是大宋以后和现代泥塑像,更是精美卓绝的泥塑艺术作品。
(三)安国寺的壁画艺术
壁画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这一。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最古老的艺术遗存中,都曾发现过由简到繁、风格迥异的壁画。吕梁山吉县柿子滩遗址距今2-1万年,东西分布约10公里,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文化遗物有石制品和岩画两部分。岩画发现于遗址西北侧石崖南端“岩棚”下。这两方岩画虽因年深日久分化严重,但赤铁矿的赭红色及所绘形象,尚能依稀可见。这就是数万年前中华民族的先祖留给后人的壁画。世界各地保留的各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壁画,为我们研究古代社会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风俗、时尚,乃至衣、食、住、行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实物资料。
安国寺壁画是以佛教故事为题材,重点是大雄宝殿东西山墙上的唐代壁画68平方米,名曰《太子出家修行弘法图》,实际是释迦牟尼生平事迹图,即佛教起源史。这68平方米壁画分布在东西两山墙上,各有34平方米即34幅壁画。因年代久远,没安装电灯,光线阴暗,上面一行的壁画题名看不清而没能抄录。兹将下面三行壁画的榜题名列于下:牧女乳糜、习学书数、太子回宫,禅河沐浴、太子出宫、二臣相劝,天王献钵、燃灯援记、仙人点化,龙王赞叹、调伏二仙、梦吞日光,天王献床、诘问林仙、金盆沐浴,龙王听法、佩人求度、初启出家,降伏毒龙、岩间入定、父王赐宴,鬼母□子、魔女妶娟、太子别母,口口口口,诸善提场、五欲娱乐,同犬狮象、大口修福、路覩死屍,妙转法轮、车匿报宫、道见病卧,魔军拒战、车匿报母、路逢老人,佛救释种、车匿报父、得遇沙门,车匿辞还、夜半踰城、太子射鼓,净居报时、园林玩赏、太子游宫,魔王得梦、遊观农务、太子掷象,得遇仙人、父王劝解、竹林嬉戏,□□□□、劝请回宫、四臣议论。
三、安国寺的佛教文化
(一)文化人物
东汉明帝钦差大司农王敏导引印度梵僧摄摩腾竺法兰,于公元67-75年在离石县乌岩山麓创建皇家佛教安国寺,自然王敏和摄摩腾竺法兰曾驻跸安国寺。
继之,慧达菩萨刘萨诃离石县上安村人,于西晋太康二年(281)四月初八日在隰州文成郡温阳县兴教寺出家,遍礼释迦真容,自然要礼拜安国寺。公元409-414年在家乡宣教,创建马茂庄龙兴寺时曾驻跸安国寺。
西晋永安元年(304)十月,刘渊在离石聚众五万,起兵反晋,建都左国城(今方山县南村)后,就钦差镇东大将军、青州刺史、东莱郡公王弥部,在离石城西10公里的乌岩山麓安国寺北兴建遁避兵寨安国城时,只能驻跸安国寺。
据敦煌研究院张文彬主编《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170页影印载:大周长安三年(703)十月四日玄藏法师义净“奉制於长安西明寺新译并缀文正字”者有:“翻经沙门大周西寺仁亮正义、翻经沙门大周西寺寺主法藏正义、转经沙门北廷龙兴寺都维□法海。”共计十六人中,就有今交口县大周西明寺二人,离石县龙兴龙一人。这三位高僧自然会云游安国寺的。
《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并序》是唐朝议朗检校尚书郎中使持节洺州诸军事守洺州刺史并侍御史上柱国赐绯鱼袋刘轲撰;安国寺内供奉讲论沙门建初书;唐开成四年(839)五月十六日冯翊沙门令检修建;广平宋弘度刻字。安国寺在唐乃是皇家寺院,沙门建初参拜祭葬唐玄奘是天经地义的。
长安终南山道宣律师,唐初沿圣僧刘萨诃行迹云游考察一遍,在《唐·续高僧传》,记载:“北周保定元年(561),刘萨诃行迹之石、隰、慈、丹、延、绥、威、岚等八州民众,在刘萨诃之本庙离石马茂庄龙兴寺图写其形,雕刻举身丈八高的观世音菩萨石像,所在供养,号为刘师佛焉。”在《唐·续高僧传》卷二十五,感通上说:“释慧达,即其生地矣,见有庙像,戎夏礼敬,处于治下安民寺由。”这就是道宣律师在撰《唐·续高僧传》关于刘萨诃法号释慧达在家乡石州龙兴寺、安民寺的记载。
五代宋初道士,陈抟(871-989),字图南,自号扶摇子,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亳州真源(今安徽亳州市)人。生于唐末,后唐长兴(930-933)年间举进士不第,入山西吕梁武当山凌虚宫(后称皇帝庙)辟谷练气二十余年。后隐居陕西华山云台观四十多年,公元989年蝉脱于石州三阳云凤山道院。陈抟老祖亦应云游安国寺。
据大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重建安国寺碑记》载:本州尚书张公讳珩重建安国寺。张珩者,《汾州府志》卷十五说其:明正德辛巳(1521)进士,授监察御史,巡盐两淮,继按畿辅及陕西。历太仆、太理二寺少卿,佥都御史,巡抚延绥。迁南京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操江。未几,召入协理院事,进左副都御史。会宣大总督,廷议属珩,珩以乡曲辞,为言者所指,落职。久之,以原职起,巡抚宁夏,进兵部左侍郞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前后获首功甚众,进右都御史,居数岁,拜户部尚书督理大仓。丁母尤归,卒於家,年七十余,赐祭葬,赠工部尚书,谥襄敏。
于成龙未登科及第入仕前,少年时曾在安国寺寄居读书。而后,据大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定空上人重修安国寺功德记》碑载:勅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南江西等处地方文武事务兼理粮饷操江功德主于成龙,曾慷慨解囊重修安国寺。
历任浙江按察使、四川布政使、江宁巡抚者于成龙长孙于准,於清雍正七年(1729)会同乡里众贤德为于成龙在安国寺山门里兴建“于中丞公生祠”。由赐进士第原任江南凤阳府怀远县知县张梦熊谨撰《大中丞于公生祠记》,浩授奉政大夫原任刑部四川清吏司郞中于灏书丹。此“生祠记”碑高142×宽177厘米 ,全文583字。
礼拜游览的名人学士颇多,不一一铭志。
(二)历史地位
大司农拜授司徒公王敏和印度梵僧摄摩腾竺法兰,是中国汉传佛教的创始人。慧达菩萨刘萨诃是今离石县上安村人。追溯古代佛教史,过去劫迦叶佛时代,释迦牟尼为护明菩萨,刘萨诃是利宾菩萨,二者同为迦叶佛的左右辅助大菩萨。当时,迦叶佛指定下一位候补佛位的为护明菩萨,成佛后称释迦牟尼佛。现在劫释迦牟尼成佛后,利宾菩萨转世为慧达菩萨,辅助释迦牟尼佛在东土大兴佛法,预言法运,非同一般。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在印度创立后,十三世纪衰落,现在中国是世界佛教第二故乡,标志性人物是慧达菩萨刘萨诃。所以,《敦煌全集·佛教东传故事画卷》12卷146页说:刘萨诃是“观世音菩萨假形化俗,更舆佛陀释迦牟尼并比齐肩,被尊称为刘师佛。”
西晋十六国刘渊(?--310),匈奴屠各族豪酋。西晋末年,趁八王混战之际,他于永安元年(304)率领匈奴部众举旗反晋,建立了汉国。晋永嘉二年(308)秋七月,刘渊迁都于蒲子(今山西交口县东南),丞相刘宣等64人上尊号。十月,刘渊正式称汉皇帝。刘渊起兵后,一面进攻西晋的并州刺史刘琨 ,一面发兵南下,直抵西晋国都洛阳,王弥、石勒又攻占了山东、河北大部分地区。这样,中原几乎尽入刘渊之手。
大明本州尚书张珩家族,其祖让和父考文绅官至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右侍郎;张珩任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郞,拜户部尚书,赠工部尚书;弟张玭晋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府兼理军务,召为兵部右侍郞。张氏五代为官,三代四位兵部左、右侍郞,文也进士及第谋略过人,武也全因是中国道教发源圣地武当山“太乙五行拳”的传人矣。可谓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至明世宗朱厚熜十二代皇帝约长达二百年的时间,定边保国全赖州人张氏的武当山“太乙五行拳”矣。迄今明《世宗谕祭兵部左侍郞谥襄敏张珩文》圣旨碑,还在张氏陵园屹立两通。
大清敇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江南江西等处地方文武事务兼理粮饷操江功德主于成龙,康熙皇帝说:“朕博采舆论,咸称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龙真百姓之父母,朕股肱之臣啊!”
从上述可知,安国寺的文化人物皆是帝王、仙佛、名臣、学士,他们在人类历史上做出了卓异的丰功伟绩。
四、安国城遁避兵寨
刘渊是一个“文武兼备”谋略过人的称雄北方、驰骋乱世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军事家,他从西晋永安元年(304)十月,在离石聚众五万,起兵反晋,建都左国城后,就钦差镇东大将军、青州刺史,东莱郡公王弥部,在离石城西10公里的乌岩山安国寺北兴建遁避兵寨安国城,美其名曰“莱公别墅”。此遁避兵寨占地384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4664平方米。因字数有限,故不能细说。详见白礼昌主编《吕梁古代历史考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3年8月版,第13-16页。
综上所述,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东汉明帝(58-75年在位)钦差大司农王敏导引印度摄摩腾竺法兰二梵僧,于东汉永平十年至十八年(67-75)在山西吕梁地区创建皇家佛教寺院时,在离石县乌岩山麓创建了皇家佛教安国寺。南北朝梁武帝天监二十四年即普通六年(525)在安国寺“重修都纲智禄”,将安国寺重建为朝庭统辖全国僧、尼,司掌诸寺管理等一切法务的场所。唐贞观十一年(637)昌化公主奉佛牙二齿,在安国寺重建大雄宝殿,创建木楼供奉佛牙舍利,乃为皇家寺院。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安国寺为第五批国保单位。中央电视台、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央纪委中国方正出版社、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一部古装历史剧《于成龙》40集,2017年1月3日在央视一套首播。使离石县安国寺成为全国全省的全面从严治党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中华民族重大历史人物,向世界展示当代艺术的辉煌成就的教育基地。一言以蔽之,离石县安国寺从东汉永年十年(67)迄今(2017)1950年来,一以贯之,是皇家、国家佛教重点寺院,四大佛教名山亦无此殊荣。
古代历史
山西吕梁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圣地之一
【内容提要】昔在黄帝部族之前,中原地区的土著人属蚩尤部族,其先祖称有巢氏。有巢氏诞生於吕梁石娄山。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打败蚩尤部族,形成中华民族。大禹治水始於吕梁山。姜太公原籍是今山西石楼县义牒镇。西周至春秋战国及秦朝统一的916年(前1123——前207)中,西周王朝、齐国、晋国、赵国、秦国等五国,共有176位王侯公国政,都与今山西吕梁石楼县和柳林县有血缘关系。所以,吕梁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圣地之一,是中华民族西周文化的根脉所在地。
昔在黄帝部族之前,中原地区的土著人为蚩尤部族,其先祖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①有巢氏这位圣人就是山西吕梁石娄山即今石楼县人氏。《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说:“有巢氏诞生石楼山。”《大中华山西省地理志》曰:“有巢氏治三百载,栖于石娄。”②石娄山,即晋西吕梁山南段今石楼县东与交口县交界的大山也。古称太阴山。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打败蚩尤部族,黄帝终于成为中原各部落联盟共同拥戴的首领。黄帝部族和炎帝部族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下去,构成了以后华夏族的主干部分。这是后来中华民族被称之为炎黄子孙的由来。
据《前汉书·郊祀志》记载:汉武帝刘彻于元鼎元年(前116)六月,在汾阴(石娄山)临河(今石楼县)重修后土祠时,某巫挖掘出一个古鼎,有司奏称是轩辕黄帝的宝鼎,迎至长安甘泉宫。③中华民族是以黄河流域为摇篮发展起来的。轩辕黄帝的宝鼎埋藏在汾阴临河,说明今山西吕梁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中心也。
黄帝以后,黄河流域还出现了几位著名的部族首领——尧、舜、禹。他们都曾经亲临吕梁山地区开创过帝业,建都古冀州,即今山西也。
《史记·夏本纪》曰:“禹行自冀州始。冀州:既载壶口,治梁及岐。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覃怀致功,至于衡漳。”④禹自冀州壶口山起事,治至吕梁山。壶口,在今山西吉县西南黄河河道上,是一有名险要处,有惊涛骇浪奔泻而成的瀑布。《蔡氏书传》曰:“梁、岐皆冀州山。梁山,吕梁也,在今石州离石县东北。”⑤《尸子》曰:“古者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于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高阜,灭之,名曰洪水。”⑥岐山,是为山西介休狐岐山。《禹贡注》曰:“岐山,今在汾州介休县。”蔡文定注:“狐岐之山,胜水出焉,即此是也。”⑦禹乃将吕梁之山及岐山凿开,河水顺流而下,继治孟门,续治龙门山,禹凿底柱山以通河。吕氏曰:“此禹最用功处,故首及也。”又治今山西中条山以北、太岳山和吕梁山南脉以南,横卧在晋西南的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及太行山之水,导之入河,而冀州之水治矣!《禹治水赞》云:“嗟夫夏禹,实劳水功。西凿龙门,疏河导江。梁岐既辟,九州以同。天赐玄圭,奄有万邦。”
据《汾州府志》记载:骨脊山旧传半山有大禹祭父击舟铁(铜)锚、缆舟大铁(铜)绳和铁(铜)环。“山顶有汉刘耽撰碑,可辩者六十字,言舜禹治水时事。”⑧在文水县的山村找到《禹贡随山浚川图》石碑,长169厘米,宽71厘米,厚16厘米。现保存在武则天庙。
《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曰:“太公望吕尚者,东海上人。其先祖尝为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际封於吕,或封於申,姓姜氏。夏商之时,申、吕或封枝庶子孙,或为庶人,尚其后苗裔也。本姓姜氏,从其封姓,故曰吕尚。”⑨这就是说,太公望吕尚的先祖,是东海边上的人。他的先祖曾经做过四方部落的首领,辅佐夏禹治理水土很有功劳。虞舜、夏禹时期被封在申国吕梁山,姓姜。夏、商两代,申、吕或者被封给旁支子孙,或者沦为平民,吕尚是他们的后代。本来姓姜,用他先祖的封姓,所以叫吕尚。
余虔心博览考察10多年,在1999年12月,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专著《古史寻源》中,已认定“姜太公原籍是今山西石楼县人。”2007年11月25日,通过晋祠专家论证会,证实确认:“姜太公原籍是山西吕梁石楼义牒人”。有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山西日报、吕梁日报、中央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吕梁电视台等50多家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周文王拜姜太公为国师,周武王称师尚父。姜太公是中华西周文明的脊梁,吕梁就成为中华西周文化的发源地。王大有《三皇五帝时代》第478页写道:“共工后土集结主力治理壶口龙门山,其余诸族协助于各段,治理好本族区域及临近区域内的洪水,以泄水势,娵訾在兴县,相柳在柳林,句龙在石楼、老吉(今吉县)。”句龙是姜太公先祖。宋《册府元龟》卷八二四载:“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叔虞母曰邑姜武王后齐太公女”也堪称韬略鼻祖,帝王宗师的山西吕梁石楼人姜太公,是西周的政治家、经济家、军事家、更是西周文化的创始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奠基人。这就决定了山西吕梁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的历史地位。在西周至春秋战国及秦朝的916年(前1123——前207)中,西周王朝、晋国、齐国、赵国、秦国的176位王侯公国政都与山西吕梁石楼县和柳林县有血缘关系。
一、齐国姜太公世家三十一代侯公
周文王遂拜姜太公为师,成为西周建国的名臣。后来他辅佐周武王讨伐纣王,灭商兴周,立了很大功劳,被封到齐地为侯,成为齐国的开国元勋。《史记·齐太公世家》:“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田氏卒有齐国,为齐威王,强于天下。⑩这就是说,周武王封姜太公于齐国为侯,至康公三十一代侯公,都是父传子,子传子,兄弟争立为侯,全是山西吕梁石楼人姜太公的后裔也。
二、西周成王世家三十六代帝王
周武王拜称姜太公为师尚父,娶妻姜太公女邑姜,生两子,太子诵、唐叔虞。据《史记·周本纪第四》:武王崩,太子诵代立,是为成王。成王崩,太子康王钊立。……慎靓王立六年崩,子赧王延立。赧王时东西周分治。赧王徙都西周。五十九年,秦昭王攻西周,受献其邑三十六,口三万。周君赧王崩,周民遂东亡。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⑾这就是说,西周至春秋战国,从周成王以下,父传子,子传子,弟兄相争,代代相传三十六位帝王,都是周武王妻山西吕梁石楼姜太公之女邑姜所生之后裔也。
三、晋国唐叔虞世家三十六代侯公
晋唐叔虞者,周武王子而成王弟。当然是山西吕梁石楼姜太公之女邑姜所生也。武王崩,成王立,唐有乱,周公诛灭唐。成王遂封叔虞於唐。《史记·晋世家第九》:“唐在河、汾之东,方百里,故曰唐叔虞。”《汉书·地理志下》:“唐有晋水,及叔虞子燮为晋侯云。”传说唐叔虞之子燮以封地境内有晋水,遂改国号为晋,自称晋侯。唐叔虞子燮,是为晋侯。晋侯子宁族,是为武侯。……十七年,孝公卒,子静公俱酒立。静公二年,魏武侯、韩哀侯、赵敬侯灭晋后而三分其地。静公迁为家人,晋绝不祀。⑿以上晋国上自唐叔虞及子燮,下迄静公,父传子,子传子,弟兄争立,三十六代公侯,都是山西吕梁石楼人姜太公之女邑姜所生后裔也。
四、赵国孟增孙造父世家三十五代王侯国政
据《史记·赵世家第十三》:“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恶来弟曰季胜,其后为赵。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地理志》:“皋狼是西河郡之县名。盖孟增幸于周成王,成王居之于皋狼,故曰皋狼。”这就是说,武王崩,太子诵立,是为成王。成王少,周公旦行政七年,此期间成王居住在皋狼,即今柳林县孟门。孟增因居地而得氏名,孟增得到周成王的宠幸。孟增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幸于周缪王。乃赐造父以赵城,由此为赵氏。这就是说,晋州赵城为造父邑。今与洪洞县合并,改名洪洞县,属于山西省。自造父以下六世至奄父,曰公仲。周宣王时伐戎,为御。及千亩战(今山西介休县南),奄父脱宣王。奄父生叔带。叔带之时,周幽王无道,去周如晋,事晋文侯,始建赵氏于晋国。自叔带以下,赵宗益兴,五世而至赵夙。晋献公之十六年,伐霍、魏、耿。而赵夙为将伐霍。晋献公赐赵夙耿。夙生共孟,共孟生赵衰。赵衰卜事晋献公及诸公子,莫吉;卜事公子重耳。重耳以骊姬之乱亡奔翟,赵衰从。……七年,秦人攻赵,王迁以降。赵之亡大夫共立嘉为王。王代六岁,秦进兵破嘉,遂灭赵以为郡。⒀这就是说,上自孟增下迄嘉王,共三十五代为赵国王侯国政,都是山西吕梁市柳林县孟门镇孟增的后裔。
五、秦国赵氏后裔非子世家三十八代王公
《史记·秦本纪第五》:“蜚廉生恶来。恶来有力,蜚廉善走,父子俱以材力事殷纣。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蜚廉复有子曰季胜。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李零注:“宅皋狼,孟增因居地而得氏名。其地在今山西离石县西北。”即皋狼邑孟门也。《史记·秦本纪第五》:“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穆王),……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其后裔非子事周孝王,封“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正如《史记·赵世家第十三》:“赵氏之先,与秦共祖。至中衍,为帝大戊御。其后世蜚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恶来,事纣,为周所杀,其后为秦。”
秦嬴生秦侯。秦侯立十年卒,生公伯。……庄襄王三年卒,子政立,是为秦始皇帝。秦王政立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号为始皇帝。始皇帝五十一年而崩,子胡亥立,是为二世皇帝。三年,诸侯并起叛秦,赵高杀二世,立子婴。子婴立月余,诸侯诛之,遂灭秦。⒁这就是说,山西吕梁皋狼邑孟门人孟增之孙名造父幸于周缪王(穆王),缪王以赵城封造父,造父族由此为赵氏。其后裔非子事周孝王,封于秦,号曰秦嬴。始秦嬴至秦子婴共三十八代王公,其先祖都是山西吕梁皋狼邑即今柳林县孟门人孟增也。
综上所述,西周至春秋战国期间,齐国三十一代侯公,都是山西吕梁石楼人姜太公的后裔。西周王朝自成王至赧王三十六代帝王,都是山西吕梁石楼人姜太公女武王妻邑姜生子成王之后裔也。晋国唐叔虞至静公三十六代侯公也都是山西吕梁石楼人姜太公女武王妻邑姜生子唐叔虞的后裔也。赵国先祖孟增是皋狼邑孟门人,周武王弟周公行政七年期间,成王居住在皋狼邑孟门,孟增幸于周成王;孟增之孙造父幸于周缪王,缪王以赵城封造父,其后以封地姓氏,故曰赵国,赵国三十五代王侯国政都是山西吕梁皋狼邑孟门人孟增的后裔也。秦国始自赵氏非子即秦嬴至秦子婴三十八代王公,都是山西吕梁皋狼邑孟门人孟增孙造父的后裔也。
一言以蔽之,西周王朝、齐国、晋国、赵国、秦国等五国,在西周至春秋战国及秦朝统一的916年(前1123———前207)中,共有176位王侯公国政都与山西吕梁有血缘关系。其中齐国、赵国和秦国的104位帝王公侯国政的先祖,是今山西吕梁石楼和柳林县人。西周成王和晋国唐叔虞以后的72位王侯公,都是山西吕梁石楼姜太公女邑姜生子周成王、唐叔虞的后裔也。特别是,炎帝黄帝联合打败吕梁石娄山有巢氏的后裔蚩尤部族,从此形成炎黄部落联盟,这是中华民族称之为炎黄子孙的由来。所以说,山西吕梁山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圣地之一,也是中华民族西周文化的根脉所在地。
注:①《诸子集成·韩非子集解·五蠹第四十九》,第326页。
②《山西通史》,第677页。
③《前汉书·郊祀志》,第485页。
④《史记·夏本纪第二》,第32页。
⑤《汾州府志》, 第50页。
⑥《太平御览·地部五》,第320页。
⑦《汾州府志》,第50页。
⑧《汾州府志》,第49页。
⑨《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第1329页。
⑩《史记·齐太公世家第二》,第1332---1351页。
⑾《史记·周本纪第四》,第99---123页。
⑿《史记·晋世家第九》,第1483---1527页。
⒀《史记·赵世家第十三》,第1637---1686页。
⒁《史记·秦本纪第五》,第137---16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