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客服,欢迎咨询
圈子信息
      联系方式
  • 电话:
  • 地址:离石区永宁中路59
晋绥红色文化渊源
2021-11-11 23:34:08 2423
  • 收藏
  • 管理

    晋绥红色文化渊源

    高耀东

    晋绥边区,又称晋绥解放区,由晋西北、晋西南、大青山地区绥蒙区三大块革命根据地组成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山西新军以及其他抗日部队、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共同创建,是我国最早的敌后主要抗日根据地之一革命圣地延安的屏障和门户。1937年9月下旬,遵照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贺龙关向应等率八路军第一二○师主力挺进抗日前线,到达晋西北创建的革命根据地。自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在此成立后,蔡家崖成了当时晋绥政治、军事、文化中心,时人称“小延安”,是革命圣地,是晋绥边区首府。

    晋绥边区位于山西省西部和绥远省(现属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它地处黄土高原,南北纵长2000里,东西横广500里所辖兴县、岚县、神府、保德等四十一县,及绥远的和林、清水河、凉城、归绥、丰镇等九县共计50个县区。晋绥边区的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中国解放区的首脑,晋绥边区是中国解放区的咽喉。它阻敌西进、屏障陕甘、拱卫延安,是保卫党中央,保卫毛主席的前卫阵地,是延安党中央与敌后各抗日根据地以及北平、天津联系的交通枢纽和重要通道,是当时中央通向华北、华中等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要道。中央文件的传递就通过这里,大批干部来延安开会学习也要通过这里,延安派干部前往敌后各解放区还要通过这里,护送任务特别紧张而艰巨。同时也是延安与莫斯科联系的国际交通线;在解放战争时期,它又是中共中央(昆仑部队)和西北野战部队转战陕北的大后方。因此,毛泽东同志曾说:“晋西北有着战略上的重要地位。”晋绥边区的主要缔造者贺龙同志曾对干部战士说:“晋西北虽然条件最差,但离党中央最近,党中央和毛主席派我们来守延安大门,这是对我们的信任。”

    在抗战时期,边区军民对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战胜利后,边区军民团结一致同蒋阎匪帮进行了坚决斗争,不断扩大和发展了解放区。自1943年起,抗日根据地的困难局面开始好转。主力军、地方军和民兵、自卫队三结合武装力量体制得到加强,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不断取得胜利。至1943年底,抗日根据地军民挫败日伪军“扫荡”13次,攻克或挤走日伪军据点58处,收复大片国土。1944年,抗日根据地军民抓住日军收缩兵力加强重点守备的有利时机,连续向日伪军发动攻势,拔除据点176处,解放人口40余万,切断离石至岚县、忻县(今忻州)至静乐、汾阳至离石和静乐至宁武公路交通,迫使日伪军退守公路沿线的县、镇据点。1945年,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发起春、夏季攻势,打通了日伪军控制的离石至岚县、忻县至静乐、神池至五寨三条公路,收复沿线据点,把日伪军压缩到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和太原至汾阳公路附近的据点内。从8月起,抗日根据地军民进行全面反攻,地方党政干部和广大民众积极支援前线同时,开展群众性参军参战运动,万余民兵组成参战队开赴前线。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胜利进军,逼近归绥(今呼和浩特)、太原两城和平绥(今北京―包头)、同蒲铁路,对拒绝投降的日伪军发动猛烈进攻,解放城镇53座,夺取了晋绥边区抗战的最后胜利。八年全国抗战中,晋绥抗日根据地军民作战八千余次,毙伤日伪军七百余人,俘万余人晋绥根据地民兵配合主力或单独作战近两万,毙伤日伪军七千七百余,俘虏日伪军一千八百多人。部队由八千二百余人发展到五千余人,地方武装发展到万余人,民兵、自卫队发展到六十六万余人。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晋绥边区响应党中央毛主席号召,为克服经济困难,开展了以农业为中心的大生产运动。单就1941年一年来,边区部队开荒九万二千余亩,种菜一千三百余亩,养猪四千头,开煤矿铁矿二十三处,建铁厂十四个,造纸厂七个,皮革厂九个,造毯厂四个,被服厂八个,纺织厂九个,造鞋厂八个,开设油坊三十个,粉坊三十五个,磨坊五个,豆腐坊十九个,盐场三十五个,制药厂五个,并且发展军工生产,特别是纺织生产发展很快,基本解决了军民穿衣问题。1942年底,生产步枪1700多支、机枪58挺、掷弹筒24具、手榴弹3.1万余枚有力的解决了边区军民的生活困难和武器装备,并有力的保卫和支援了延安。

    特别是,由清代贡生、著名爱国绅士、中共党员刘少白主持并将自己所有积蓄拿出,动员好友牛友兰等一百多富户入股,组建了农业银行,为加强边区经济,解决军民需用,支援延安做出了重大贡献。牛友兰不仅把自己的宅院献给边区政府和军区司令部,自己出资创办了兴县民众产销合作社,将生产的布匹等物资直接提供给抗日部队,有力的支援了抗战。

    边区政府为鼓励军民抗战杀敌,规定每年召开一次劳模大会,即群英会,表彰各条战线的英雄模范。先后表彰了战斗英雄邓朝贵,民兵英雄段兴玉、路玉小,农民英雄张初元、康三年,工人英雄张秋风,妇女英雄张秋林,拥军模范任万生,部队英雄安俊,朝鲜革命战友金平,儿童英雄赵金梁,小民兵英雄任兔则、夫妻模范樊宏才与王淑女、刘世海与高桂花等等,极大地鼓舞了军民的抗战士气,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

    总之,晋绥抗日根据地巍然屹立在黄河以东,在陕甘宁边区的门户上给敌人竖起一道难于逾越的屏障,使日军始终未能越过黄河进犯陕甘宁边区,保卫了延安和党中央,并确保了党中央与敌后各根据地联系的交通线。

    1948年春,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任弼时等中共中央领导同志,来到晋绥边区,对边区人民极大的鼓舞。毛主席在兴县蔡家崖发表的《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和《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两篇光辉著作,为晋绥人民指明了前进的正确方向,对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和边区的各项工作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晋绥边区的一切贡献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五大自觉:

    一是晋绥边区的革命贡献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所谓思想自觉,自己已认识到,即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问题。贺龙、关向应等晋绥边区领导干部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将革命进行到底》为指针,致敌不能越过根据地半步,并使敌龟缩乃至退走,在于贺龙、关向应等共产党人的思想自觉。

     二是晋绥边区的革命贡献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政治自觉即首先要讲政治,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一边,站在国家利益一边,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为了中国人民不受帝国主义侵略,不做亡国奴,为了我国国土主权不受侵犯,晋绥边区能依据统一战线规则,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动员全体群众,特别是动员了抗日的民主人士,儿童等共同进行抗日斗争,并参加解放战争,这体现了边区领导贺龙关向应等共产党人的政治自觉。

     三是晋绥边区的革命贡献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自觉。精神自觉即人的精神追求,就是一个精神的不断满足的过程晋绥革命精神,就是坚持以为中华民族解放、努力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不懈艰苦奋斗,浴血奋战,乃至牺牲个人生命的精神。正因为晋绥边区的这种精神,他们才创造了革命的奇迹,战场上他们由于英勇杀敌消灭了那么多日伪军,在生产中,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生产了那多粮棉,创立了那多武器等军需品。这正是贺龙关向应等共产党人的精神自觉。

    四是晋绥边区的革命贡献与中国共产党人的行动自觉。所谓行动自觉,就是自己认识到正确,就积极主动地去做,那怕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晋绥边区,从领导贺龙关向应到每一位战士及全体革命群众,他们认识到了抗日的极端重要性,认识到了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所以,他们都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不需要强迫,不需要规定,不需要鼓励。他们的行动都是自觉行动。这就是共产党人的行动自觉。

     五是晋绥边区的革命贡献与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主要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以及对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规律和建设使命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贺龙关向应等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地位、作用以及发展规律、建设使命,他们才敢于生产,敢于杀敌,敢于创造当时的奇迹,对中国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做出那么大的贡献。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在贺龙关向应领导创建和发展晋绥根据地的过程中,完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五大自觉,从而逐渐形成了我党鲜明的晋绥红色文化。她凝聚了晋绥一代代革命先辈的思想精神行为结晶,是晋绥思想文化、政治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统一体,因此,晋绥边区革命贡献就成为晋绥红色文化的深刻渊源。

    晋绥红色文化,首先是物质文化,多以物质形态存在,主要包括革命遗址、文物、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实物等物质文化资源;其次是政治文化,包括党在晋绥各个历史时期创建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条例、法规等;最后是精神文化,主要指革命精神、革命传统及其行为价值理念。这些都是思想文化的外在表现。晋绥边区幅员辽阔,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逐步延伸为一种社会主义先进的科学文化、鲜明的政治文化它们都是深邃先进的思想文化自觉的表现

     有了思想文化自觉,必然具有文化自信。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又说:“文明特别是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

     包括晋绥红色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的优越性超过世界任何国家。我们的优越文化:一是优秀传统文化;二是红色革命文化;三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文化是任何国家都没有的。它却构成了中华思想文化自信的灵魂。

    晋绥红色文化,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逐步延伸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想文化、积极上进的精神文化,社会主义先进的科学文化、鲜明的政治文化。

    不同时期的晋绥红色文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她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武装集团在为谋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艰辛历程中付出的巨大牺牲代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俯首为民的历史担当和历史情怀。因而,晋绥红色文化又是一种崇高的信文化、不屈的战斗文化鼓舞人的精神文化

    记载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近代中国,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晋绥儿女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斗争,并为之流血牺牲,最终创建了20万平方公里的华北四大抗日根据地之一----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晋绥根据地军民在12年的烽火历程中,创造了灿烂瑰丽文明的红色文化,在国家危难之际,晋绥儿女发展与弘扬这种文化,勇敢地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为中国人民的平等自由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并付出了重大牺牲做出了伟大贡献

    “吕梁苍苍,汾水洋洋,先烈伟绩,山高水长”。晋绥解放区烈士陵园纪念碑上的这十六个大字依然苍劲有力,俯视后人激励后人。吕梁儿女正以高速发展的步伐,和磅礴奋进的姿态书写新时代的新的吕梁英雄传。“昔日吕梁英雄传,今日英雄转吕梁”这句口号,也成为吕梁打造“山河多娇 英雄吕梁魅力吕梁,吕梁腾飞”的宣传语而响彻三晋大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我们继承晋绥红色文化精神,跨越时空血脉传承,再次发挥出磅礴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发展动力,坚定五大自觉,坚定文化自信,点亮信仰之灯,为建设社会主义五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资料来源:网上《晋绥边区》、《晋绥抗日根据地》等资料。

     

       

     


    上一页:生动的历史 永远是历久弥新的教科书 下一页: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