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庄山石窟与云庄寺
巍巍祁连,从西向东横亘于永昌县南。在永昌县城东南直距25公里的祁连山中,有一处方圆五公里的山峦,叫云庄山。云庄山上有一处石窟群和寺院遗址,这就是永昌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圣地和风景名胜区——“云庄铺翠”。
若非那块被野草和苔藓几乎掩没了的“松云涌翠”四字石碑,很难想象,在祁连山重山峻岭中,还曾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也曾有个神奇的传说。
相传在一千五百年时的一个初春,阳光明媚,在“南峪龙腾”的地方升起了好大一朵五光十色的彩云,漫漫地向东飘移,最后停在了今南坝乡南面的高山上空,飘转了两三个月。一日,随着一声春雷,彩云落在于山顶上,山上顿时万道金光,染红了天际。这一奇特现象,很快传遍了四乡邻县。一时间,佛界僧侣、官府大人、老少百姓纷纷前来观看。当众人行至山脚或山腰间向上远望时,山上石窟敞亮,寺观高耸,石窟寺观周围被彩云围拢着,俨然一处佛界圣地;当人们爬上山巅近看时,竟什么也没有。人们议论纷纷,有的说祥云飘动,必有贵人出世;有的说,这是佛祖将福,是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象征。就这样延续到秋天,洞窟、寺院的幻影逐渐消失,彩云也看不见了。这件事惊动了朝廷,朝廷派员进行了察视,随之动员附近郡县,调集能工巧匠,凿石窟、塑佛像、修寺院,三年工毕。从此,这座山就叫作云庄山了,寺院石窟也就叫作云庄寺和云庄石窟了。从那以后,云庄山上香火兴盛旺,附近郡县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过着太平富足的日子。这个美丽的传说也就流传下来了。
传说总归是传说。这里我们共同来看看云庄山的历史与现实面貌吧。
云庄山,风景秀丽,美妙如画。山上苍松参天,幼林密布,轻岚飘渺,云气滃罩;山下幽谷叠翠,细流潺潺,麝獐出没,鸟语花香。站在峰顶远眺,山北有东大河从西向东环绕,山南是广袤无际的草原和银装素裹的雪岭。石窟寺四周尽是奇峰峡谷萦回相系。晴天,山峰高耸,像勇士挺立于苍穹;雨后,岚烟淡裹,似少女飘逸于云海;雾天的早晨,那白浪蒸腾的雾霭忽浓忽淡,如波涛涌动,若站在峰巅,脚下浮动着缕缕云气,真有点飘飘欲仙的感觉;当红日正午,骄阳似火的时候,你若贪觅在密林香谷间,望着那万紫千红的野花,尝着那又酸又甜的地朴子,呼吸着闹市里绝对没有的清新的空气,或唱着山歌,或谈论着人生的乐趣的时候,又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使人完全陶醉于一种宽慰轻松的意境之中。云庄山,十足似一处静谧神往、奇妙壮观的蓬莱仙境。
云庄石窟,今存大小洞窟21个,分布在云庄山主峰之下一个长約180米,高約60米的整体石壁的阳面。最大的洞窟,约有两间房子大小,是按山体自然形成的崖洞修制而成的。此洞右面的石壁上,开凿了一个稍大于一间房子的石窟,上下左右凿制的方方正正,十分精巧。窟正中开门,门两边各开一窗,相传晋僧刘摩阿(刘萨诃)曾在这里居住过。此窟“文革”前完好,也不是“文革”中有人破坏的。1976年我在南坝乡搞路线教育,常去云庄寺。后来由于管理不善,牧人住宿烧饭,熏践严重。致窗户部分剥圯,其余十多个中、小石窟各具形态,散步于石壁上。
云庄寺寺院,就坐落在这座山上,据调查,原有的寺院建筑物完全依山势高下错落而分布:主峰之下,石壁之阳,耸立着三层高大的主殿;主殿西侧是圣母殿,建立在那个自然形成的崖洞——最大的石窟之上;圣母殿正南台地上,有三官楼峙立;由此东转为奎星阁:阁右上为地藏洞、大土岩。这里山势陡峭,建有栈栏,越过栈栏爬过山顶,是仙灵窟宅,飞檐斗拱,欲跃欲飞。沿经而下,有重冈合抱,冈前冈后建有几处寺殿,其中最显辉煌者是道家真武观,隐没于绿林丛中,十分秀逸可爱。林尽头有一奇峰,登高远眺,山北的村落、田园、水渠、道路一望无际。
云庄石窟和云庄寺建于何代,无从确考。但清 《五凉志 》和 《永昌县志》记:“晋僧刘摩阿初栖云庄山寺,石窟中有其挂锡处”。根据这个说法和1979年出土的感通寺碑关于刘萨诃活动的记载估算,云庄石窟和云庄寺最早建造时间也在东晋中后期,而且应是先有石窟,后有寺。云庄寺建成后约一千五百年来,几度兴衰,重建或修葺。据记载,明正统六年(1441年)就曾重建过。据1973年和1974年全省文物普查时南坝乡的老人说:清末,寺观已具规模,形成了一个前后互映、高下错落而且较完整的宏伟壮观的建筑群落。这些建筑物全部于1927年地震时震毁。
在云庄山附近,还有两处石窟寺。据考,大概也是云庄山石窟的卵生兄弟。一处在云庄寺东南约两千米处,耸立着一座如斧劈刀削的石崖,叫石佛崖,独峰兀立,峭壁凌空。石崖绝壁上凿有大小窟洞9个,大的窟洞里曾塑有佛像。绝壁上还留有很多一尺见方的石孔,是原有栈道的柱孔,非五六转不能上。崖顶北端原建有一座小亭阁,昂首风动,十分险妙。
另一处是云庄寺北约一千米处的灵宫殿石窟,有石窟洞4个,这里原也建有寺观灵官殿。在石窟南百米处,有一双巨大的方石夹道,形成石门,称通天门。从这里翻过一座小山,则是通往云庄寺的捷径。
游览了云庄山石窟寺,循着寺南古代的老路向西下山时,一路上还有不少目不暇接的趣景,特别是看着半山平处那一双中年不涸不溢的石井和那尊绿苔隐蔽的“松云涌翠”石碑,似乎听到了千百年来历史的衷诉,又似乎看到了云庄寺这个旅游胜景更加美好的未来。
附诗一首:
云庄铺翠
云庄石窟邑东南,秀峰峭壁挂云海;
碧潭涧水斜径上,幽林深处寻獐梅。
晋唐佛迹遗今世,牧人禅僧相作伴;
云庄铺翠绝胜景,劝君盛暑凭游览。